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6章 不会做没关系,不会说可不行!

第6章 不会做没关系,不会说可不行!

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朕观察到,因一些败类之事,如今朝廷人手匮乏。”

“诸位身为重臣,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尽快想出办法。”

“若再无人顶替,天下岂不乱套?”

“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李善长等人险些当场破口大骂。

天哪,朱元璋你是不是该听听自己说了什么?

官场如今这般局面,许多地方停滞不前,责任究竟在谁,你难道不明白?

一句“一帮子败类”就把问题推掉了?

然而,朱元璋正值盛怒之时,众人虽心生不满却不敢言语,只能装作没听见,顺着他的意思继续讨论。

“陛下,目前仅靠候补官员难以填补空缺,微臣建议开设一次恩科。”

“这样既能招揽新人为国效力,又能迅速填补职位空缺,更能团结人心。”

刘伯温果然不负朱皇帝对他的信任,每每提出的主意总能先人一步。

这并非是因为他的点子有多么惊天动地,而是他总能比别人更快想到办法,这就很了不起。

李善长斜睨了刘伯温一眼,心中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情绪。

哪怕是他一向看不上眼的刘伯温提议开恩科,他也必须表示支持。

并非出于什么高尚的理由,仅仅是为了他自己。

他早就觊觎主考的位置了。

要知道,主持科举并不仅仅是为国家选拔人才那么简单。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是无数寒窗苦读的书生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

而作为某次科举的主考官,在读书人的圈子里,他就相当于这些学子的座师。

虽然往年这个身份并不显眼,但这次的恩科是为了弥补官场空缺的,所以录取人数肯定会大幅增加。

可想而知,这样一批士子的数量将会非常庞大。

这样的机会,李善长怎会轻易放过?

并不是说有了座师与门生的关系,这些人就真的成了自己的党羽。

只是这样一来,按照天地君亲师的排序,两者之间的联系无疑会更加紧密。

将来只要稍微施以援手,这份情谊便会愈发深厚。

因此,李善长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毕竟,如果自己没抓住,眼下的形势显示,恐怕就要便宜刘基那家伙了。

那家伙要是得了这个位置,岂不是能一口气笼络数百名新晋官员?

更关键的是,这批新人无需等待候缺,直接就能得到实职分配到各地任职。

所以,一旦拿到这个座师的头衔,立刻就能在全国范围内织就一张庞大的人脉网络。

想通之后,李善长脸色严肃,立刻拱手说道:

“陛下,臣也认为开设恩科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臣推荐礼部右侍郎郭明义出任本次恩科主考。”

“为国选才本就是礼部的责任所在,郭明义身为礼部右侍郎,无论是在职责、能力还是品行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再适合不过!”

李善长话音刚落,朱元璋还未开口,旁边的杨宪便变了脸色,立刻出言反对道: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郭大人虽身为礼部右侍郎确实优秀,但依臣看来,仍有所不足。”

杨宪言辞间道:“此番恩科紧迫且繁杂,所需之人众多,单凭礼部右侍郎难以胜任,此事远超一人之力所能及。”

李善长听罢杨宪此言,心中顿感不悦,斜眼看着杨宪,冷笑道:“哦?杨右相可是觉得一人不足以应付?莫非要劳烦丞相大人亲自出马?”

此话夹枪带棒,但杨宪毫不在意,郑重地向朱元璋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斗胆请缨。”

“臣曾在礼部任职,深知其事。”

“今日抡才大典,以臣右丞相之职,必能统筹全局,将此事办得妥帖周全!”

李善长闻言,如鲠在喉,若是此刻不在朱元璋面前,恐怕早已破口大骂。

这帮人简直不知廉耻,为了争取新晋士子官员,连脸面都不要了。

右丞相亲自与右侍郎争抢此事,简直是荒唐至极!

谁心里没点数?分明是打着国家大事的幌子,实则各怀私心。

好吧,你们这些老狐狸玩什么心计,都别耍花样了!

当即,李善长对杨宪置之不理,转而向朱元璋推荐礼部右侍郎郭明义。

其实,谁不是盯着这块肥肉,李善长、刘基、杨宪,谁都放不下。

朱元璋目睹二人争执,面色阴沉。

他岂会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