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堂二伯中年丧子,连儿媳妇也离他而去,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
然而,堂二伯却表现得如此坚强,这让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如果换作是其他人,恐怕早就承受不住这样的痛苦,甚至可能想不开而选择自杀,随儿子儿媳一同离去了。
我和堂二伯道别后,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原本,我计划上山去寻找爷爷和父亲,但一想到那个神秘的黑衣人可能正在暗中监视着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恐惧。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还是决定听从爷爷的嘱咐,不要乱跑,以免遭遇不测。
此时,爷爷和父亲正在河对面的山上。那座山有个特别的名字——九道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的山坡异常陡峭,修路时不得不修成九转十八弯的样子,因此才有了“九道拐”这个地名。
爷爷手持罗盘,在山上东张西望,时而指指点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每当爷爷指向某个地方,父亲就会立刻拿起一根树丫,准确地插在那个位置,作为记号。
完成标记后,爷爷会跑到高处,俯瞰整个山坡,然后又急匆匆地跑下去,仔细观察一番。
显然,对于这一切,父亲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只能乖乖地按照爷爷的指示去做,而爷爷则显得胸有成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太阳己经快要落山了。就在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爷爷终于对父亲说道:“就定在这里吧!这里前有龙头山,后有燕子岩,风水极佳,正适合安葬。”
父亲满脸狐疑地盯着爷爷,满脸都是不信任的表情,嘴里嘟囔着:“爹,你真能确定这个地方就是好墓穴?”
爷爷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扬起手就给了父亲一个爆栗,没好气儿地骂道:“叫你学你说学不来!现在又看不懂门道,就知道瞎问!”
爷爷缓了口气,接着解释道:“墓地可是有讲究的,讲究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特征。
你看看这周围的地势,是不是很符合这个特征?”父亲被爷爷这么一训,也不敢再顶嘴,只得乖乖地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其实,父亲心里根本就没弄明白爷爷说的这些到底是啥意思,但他可不敢表现出来。
毕竟,要是不点头,很可能又会被爷爷一顿臭骂。所以,父亲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地配合爷爷,少说话多做事,免得自讨苦吃。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爷爷和父亲才缓缓地回到家中。奶奶和母亲早己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等待着他们归来。
然而,爷爷似乎并不在意饥饿,他一踏进家门,便急匆匆地朝着堂二伯家跑去。奶奶和母亲见状,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多问,继续摆放着饭菜。
没过多久,堂二伯竟然跟着爷爷一同走了回来。爷爷热情地邀请堂二伯一起共进晚餐,堂二伯也欣然答应。
饭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凝重。爷爷看着堂二伯,缓缓说道:“老二啊,墓地我己经帮你选好了,绝对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要算一个合适的日子,等日子算好后,就可以安排瑶瑶和清华两个孩子入土为安了。”
堂二伯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了爷爷。这个红包看起来鼓鼓囊囊的,显然里面装了不少钱。
爷爷并没有拒绝,他知道在这一行里,这样的红包是一种惯例,如果不收的话,可能会对主人家带来不好的影响。
收下红包后,爷爷又开口说道:“老二,关于瑶瑶和清华这两个孩子的安葬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吗?是合葬好呢,还是分开葬好呢?”
堂二伯连忙客气地回答道:“全凭西叔您安排,我对这些事情也不太懂。不过,清华和瑶瑶这两个孩子感情很好,要不就合葬在一起吧。”
听完堂二伯的回答,爷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说道:“这样也好。”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似乎对堂二伯的回答表示认可。
稍作停顿后,爷爷接着说:“还有啊,关于墓地的位置,我己经选好了。就在九道拐中间大平那个地方,你明天如果有时间的话,去那里看看是否合适。
如果觉得不太好,我再另外找找其他地方。”爷爷的语气很坚定,显然对这个墓地的选址经过了深思熟虑。
堂二伯连忙应道:“西叔,您这话可就折煞我了。您老做事一向稳妥,我对您的安排绝对放心!”他的态度诚恳,言语中透露出对爷爷的敬重。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