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铭记于心,并对他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要知道,吴老二膝下仅有一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他自己也逐渐步入老年,身边却连个贴心的老伴都没有。
如今,竟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这种痛苦和无奈,爷爷可谓是感同身受,因为他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磨难。
此时,村子里的人们纷纷闻讯赶来堂二伯家。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但每个人的脚步都是那样沉重,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拽着。当大家看到眼前这令人心碎的场景时,心中都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悲痛。
吴清华在世时,虽有些懒散,但为人并不坏。他与邻里之间相处也算融洽,偶尔还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几分趣味。
因此,前来悼念的人们无不对他的离去深感惋惜,叹息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哀伤的挽歌。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片沉痛与哀伤之中,默默地悼念着吴清华之时,气氛压抑得让人几乎无法喘息。然而,就在这片凝重的氛围里,爷爷却突然眉头紧皱,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要知道,爷爷可是曾经研习过道法之人,他对于魂魄这种超自然现象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可此时此刻,任凭他如何集中精神去感知,却始终无法感受到吴清华那本该残留在此地的魂魄。
这个异常的情况让爷爷心头一紧,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紧接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目光锐利地看向吴老二,并开口询问道:“今天有没有人来过这里?”
听到爷爷的问题,吴老二一脸茫然和困惑地望着他,缓缓摇了摇头回答道:“今天没人来过这里啊!西叔,您怎么突然这么问呢?”
吴老二一边说着,一边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他接着说道:“今天一整天,我都一首在屋里劝说清华这孩子,希望她能想开点,别那么执拗。
结果忙前忙后的,连中午饭都给忘了吃。西叔,到底是咋回事呀?”说完,吴老二满脸狐疑地反问起爷爷来。
面对吴老二的疑问,爷爷面色凝重地解释道:“我感受不到清华这孩子的魂魄,不仅如此,就连瑶瑶那孩子的魂魄我也同样感受不到。这件事实在太蹊跷了,所以我才想问问是不是有人来过,或许会与此事有关。”
此时此刻,场中的众人面面相觑,目光交汇间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他们先是彼此对视一番,随后纷纷抬起头来,将那满是狐疑的眼神投向站在前方的爷爷身上。
人群之中,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怀疑,率先开口说道:“吴老爷子!您竟然还有这能看见鬼魂的本事啊?”言语之间,明显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面对那人的质疑,爷爷并未予以回应。要知道,就连我们这些家人也是刚刚知晓爷爷曾学习过道法一事,对于村里的其他人来说,对此感到困惑甚至不相信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想当初,爷爷果断出手收拾了尸变之后的莫为福,当时大家仅仅认为爷爷身手矫健、颇为善战罢了。谁也未曾料到,原来爷爷还深谙道法之妙处。
这时,吴老二同样满脸狐疑地凝视着爷爷,紧接着发问道:“西叔,依您所见,究竟看出些什么端倪来了呢?”
只见爷爷微微皱起眉头,沉声道:“据我推测,恐怕是有人暗中作祟,致使清华这孩子丧失了理智,陷入迷乱状态。”
然而,爷爷这番话语一出,在场的所有人连同吴老二在内,皆是一脸茫然,脑袋里仿佛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他们根本无从得知爷爷口中所说的那个在背后捣鬼之人究竟是谁。
只见爷爷一脸严肃地对着吴老二说道:“我得先回趟家取些法器来好好查看一番,瞧瞧这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话一说完,他压根儿不顾及周围众人满脸的疑惑之色,转过身去便急匆匆地朝着家中首奔而去!而此时的我,则静静地留在堂二伯家,满心焦急地等待着爷爷的归来。
时间并未过去太久,转眼间便瞧见爷爷步伐匆匆地走在了最前方,父亲以及其他家人紧紧跟随其后,一同朝着堂二伯家快步赶来。
远远望去,爷爷那矫健的身姿犹如即将下山除魔卫道的道士一般,威风凛凛,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待到他们一行人抵达吴老二家之后,爷爷迅速从身上挎着的那个土黄色布包之中取出了一个罗盘,紧接着口中开始轻声念叨起神秘的咒语来。
然而,由于声音太过轻微,在场之人竟没有一人能够听清爷爷所念之咒到底为何意。
待爷爷将咒语念罢,神奇的一幕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