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电报,把家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莫兴龙在收到那封紧急电报之后,便马不停蹄地从省城出发,匆匆踏上了归家的路途。然而,令人无奈的是,从省城返回他们所在的小镇并没有首达的班车,这无疑给莫兴龙的行程增添了不少麻烦和波折。
经过一番辗转周折,莫兴龙先后换乘了两次车辆,方才抵达了那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小镇。要知道,从省城到这个小镇之间足足有着长达六百多公里的距离。如此遥远的路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绝非易事,但莫兴龙却凭借着自己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硬是在傍晚时分赶回了家。这样的速度,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可以说是堪称神速了。
说起莫为福其人,其品行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不过,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莫兴龙倒是颇为争气。自小起,莫兴龙在读书方面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与刻苦努力的精神。还未等读完高三,他便己被提前安排好了工作。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拥有文化知识的人才可是相当稀缺且珍贵的存在。尽管莫兴龙仅仅只是一名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但政府部门依然对他青睐有加,并将其安排至省城的水利局任职。至于他在那里究竟担任着怎样的具体职务,外人却是无从知晓。
莫兴龙作为村子里走出的高材生,此次归来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闻讯赶来,热情地同他打着招呼。平心而论,莫兴龙此人的确不错,他在省城水利局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可没少为家乡做出贡献。尤其是让整个村庄都通上了自来水这件事,更是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若不是因为他积极奔走、协调各方关系,恐怕大家伙儿至今仍得依靠肩挑手提来获取日常用水呢!这份功绩,着实值得众人铭记在心。
莫兴龙像一阵疾风般冲到了他爹莫为福的灵堂前,“扑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这一跪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膝盖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而沉重。紧接着,莫兴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
他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哽咽着喊道:“爹啊,您怎么能这样呢?为什么就不能等等我回来再看您最后一眼啊!您就这样匆匆地走了,留下我和娘可该如何是好?儿我至今尚未娶妻生子,本想着等事业有成后让您享清福、抱孙子,可是现在……一切都成泡影了!爹啊,您怎能如此狠心抛下我们母子不管不顾?”
莫兴龙那悲恸欲绝的哭声在灵堂里回荡着,声声泣血,令人心碎不己。站在一旁的莫兴龙母亲原本强忍着泪水,但当她听到儿子这番撕心裂肺的哭诉时,心中的悲伤瞬间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她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哭了起来。一时间,整个灵堂被浓浓的哀伤所笼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要说这莫为福的人品其实并不怎么样,平日里在村子里总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对那些不如自己富裕的村民更是横眉冷对、不屑一顾。然而,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莫兴龙却与他截然不同。莫兴龙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无论是对待同村的长辈还是晚辈,都是毕恭毕敬、客客气气的。而且他说话向来轻声细语,从不与人争执红脸,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和称赞。
就在这时,周围的村民们纷纷走上前来,有的忙着安慰莫兴龙母子,有的则帮忙料理莫为福的后事。大家齐心协力,各尽所能,希望能够帮助这可怜的一家人度过眼前的难关。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终于到了晚饭时间。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散去,只剩下莫兴龙一家至亲之人留在这里守夜。夜晚的风轻轻吹过,吹拂着灵堂上白色的幔帐,也吹动着人们那颗沉重的心。
夜幕深沉,时针悄然滑过午夜十二点的刻度。万籁俱寂之中,我那沉稳的父亲与德高望重的爷爷一同前往莫为福家中探望。
刚至门口,莫兴龙便急匆匆地迎了出来。他满脸愁容,但仍强打起精神向爷爷问候道:“吴爷爷,您来了啊!家父的后事还得仰仗您多费心操劳了!”言语间满是恳切之意。
爷爷连忙摆了摆手,宽慰着说道:“孩子,不必如此客气。咱们本就是同村邻里,相互帮衬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嘛!”
莫兴龙感激地点点头,转而又将目光投向我的父亲,满怀期待地说道:“吴叔,待会儿还得麻烦您下厨煮些宵夜。天气渐寒,让守夜的大伙能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饭菜,也好暖暖身子,真是有劳您了!”
父亲微笑着应承下来,表示自己己然知晓此事。随后,他便转身朝着厨房快步走去。而此时,己有一部分热心肠的村里人陆陆续续来到莫家,加入到守夜的队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