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务己解锁,"系统继续显示,"是否查看?"
"是。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qishenxs.com"
【新任务:建设火星常驻基地】
【奖励:10000开拓点】
【期限:3年】
李太昊若有所思。今后系统的开拓点恐怕只有在新的星球建立常驻基地才有了。
......
月球上,林琳和其他宇航员正在熟悉他们的新家。晨曦基地比他们在模拟训练中体验的更加宽敞和舒适。
"这里是主控制室,"王强带领大家参观,"所有基地系统都可以在这里监控和调整。"
宽敞的控制室内,环形的操作台上布满了显示屏和控制面板。中央的全息投影显示着基地的三维模型,各系统状态以不同颜色标注。
"生活区在东侧,"王强继续介绍,"包括六个双人居住舱、公共休息室、餐厅和健身区。西侧是工作区,包括实验室、维修车间和资源处理中心。"
"蚁群系统的控制中心在哪里?"林琳问道。
"在资源处理中心旁边,"王强指向全息图的一角,"那里有专门的控制台和监测设备。明天我们会正式启动采矿作业。"
参观结束后,宇航员们各自回到分配的居住舱整理物品。林琳和一位航天局的女宇航员陈晓共享一个舱室。舱室虽然不大,但设计精巧,每个人都有私人空间、储物区和工作台。
"比我想象的好多了,"陈晓环顾西周说,"我看过国际空间站新闻报道,那里的私人空间只有电话亭大小。"
"太昊和航天局在居住条件上下了不少功夫,"林琳回应,"毕竟我们要在这里住半年。"
晚餐时,六名宇航员聚集在餐厅。食物主要是冻干食品,但比传统的太空食品种类更丰富、口感更好。
"一周后,我们的小型植物园就能提供新鲜蔬菜了,"杨光说,"主要是生长周期短的叶菜类。"
"真期待,"赵刚笑道,"六个月只吃这些包装食品,我可受不了。"
餐后,王强主持了第一次正式工作会议,分配了接下来几天的任务。
"明天我们将正式启动资源开采系统,"他说,"林琳和赵刚负责蚁群系统的激活和调试;陈海和杨光负责生命支持系统的最终检查;我和陈晓将进行基地周边勘探,为未来扩建做准备。"
......
第二天,林琳和赵刚穿上月球表面活动服,通过气闸舱来到基地外。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下,他们轻松地移动到约500米外的采矿区。
那里,十台"蚁群"机器静静地排列着,等待激活。自从上次测试运行无误后这些机器便被转入休眠状态。
"它们看起来比模拟训练中的更精致,"赵刚通过通讯系统说。
"是的,最终版本进行了多项优化,"林琳回答,同时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控制终端,"我们先激活主控单元。"
她输入了一系列命令,主控单元的指示灯亮起,然后开始向周围的采矿机器发送信号。一台接一台,机器人被唤醒,指示灯从红色变为绿色。
"激活完成,"林琳报告,"开始系统自检。"
机器们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动作测试,六足伸展,采样器开合,钻头旋转。一切正常。
"自检通过,"林琳继续操作控制终端,"上传采矿任务参数。"
赵刚打开了另一台设备,这是一个便携式地质分析仪。"根据之前的探测数据,东北方向约200米处的富镍陨石带。是我们首个开采点。"
林琳点点头,将坐标输入系统。片刻后,蚁群机器人开始移动,排成整齐的队列,向目标区域前进。
"它们真的很像蚂蚁,"赵刚观察着说,"看那协调的动作。"
"这是群体智能算法的功劳,"林琳解释,"每台机器都有有限的独立决策能力,但通过主控单元的协调,它们能形成高效的集体行动。"
两人跟随机器来到开采区。赵刚取出几个标记装置,插入月球表面,形成一个开采区域的边界。
"标记完成,"他说,"可以开始初步采样了。"
林琳输入命令,三台机器分离出来,开始在区域内进行详细扫描和采样。它们的传感器能够识别富含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特别是含镍、铂和稀土元素的陨石碎片。
"初步分析结果很乐观,"几分钟后,林琳查看着传回的数据,"这个区域的镍含量比之前扫描的还要高。"
林琳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