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李太昊就召集了公司的核心工程师团队。免费看书就搜:二次元小说网 2cyxsw.org
"各位面前有一份保密协议,不想签署的可以离开了。"李太昊走进会议室说道。
大家相互张望了一下,最终还是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都签好了吧吧? 都看向这里,过年期间我获得了一项重要技术。"李太昊站在会议室前,打开投影仪,"这是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完整技术方案。"
随着幻灯片切换,一张张复杂的技术图纸和参数表格呈现在众人面前。首先是推进器的整体结构:两个同轴电极之间填充特制的固态推进剂,外部连接高压电容组和精密的脉冲控制系统。
"关键在于这个放电过程。"李太昊指着动画演示,"当高压电容释放能量时,推进剂表面会瞬间电离,形成高温等离子体。磁场会加速这些带电粒子,产生推力。"
"这...这是真的吗?"首席工程师张明瑞忍不住站起来,"理论上确实可行,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实现方案。最大的难点就在电极材料和能量控制。"
"正是这两点。"李太昊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看这个新型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它不仅能承受超高温,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抗等离子体侵蚀能力。"
工程师们凑近屏幕,研究着材料的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这种纳米级的材料结构确实前所未见。
"还有这个脉冲控制系统,"李太昊继续解释,"采用量子点开关,响应时间可以达到纳秒级,能精确控制每次放电的能量大小和时序。"
"效率呢?"有人问道。
"理论效率是化学火箭的十倍以上。"李太昊调出性能参数表,"比冲可以达到3000,而且可以实现精确的微推力控制。"
会议结束后,李太昊立即开始组建实验室,实验室里安装了等离子体诊断系统、高速摄像机和各种精密仪器。李太昊亲自主持了启动会议。
"我们分三个组同步推进。"他在白板上画出进度表,"材料组负责电极制备,推进组负责结构设计和装配,控制组负责电路系统。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样机。项目代号'DF-01'。"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月后,团队就遇到了第一个重大难题。
"电极材料的性能和设计值有很大偏差。"材料组组长指着显微镜下的样品,"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晶界断裂,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和电流密度。我们试过十几种合金配比,全部失败了。"
实验室里,一个个烧毁的样件静静躺在工作台上。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材料在高温等离子体的冲击下出现了严重的结构破坏。连续的失败让团队士气低落。
"问题可能在制备工艺。"李太昊研究着失败样品的数据,"温度、压力、时间,任何一个参数的细微偏差都会影响材料性能。继续调整,每个参数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他知道,系统给出的技术方案必定是可行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实现路径,只能让团队一种种尝试。
就在材料问题有了突破的迹象时,控制组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脉冲控制出现严重的不稳定性。"控制组组长王海涛指着示波器,"每次放电的波形都不一样,能量输出完全无法控制。"
屏幕上,黄色的波形线忽高忽低,完全不符合设计要求。这意味着推进器的推力会变得不可预测,在太空环境中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量子点开关的响应特性受温度影响太大。"王海涛解释道,"我们现在用的制冷系统根本跟不上。"
李太昊盯着那些混乱的波形,思绪沉入脑海中系统传输的技术资料中。
"要换个思路。与其被动制冷,不如利用量子点本身的特性,用脉冲序列主动调节温度分布。"
"你是说...用算法补偿温度波动?"王海涛眼睛一亮。
"对,写一个自适应算法,实时调整脉冲参数。"李太昊在白板上画出了系统提供的算法方案,"把温度波动变成控制回路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让整个控制组兴奋起来。他们立即开始重新设计控制系统,将温度补偿算法整合进去。
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两个关键技术难关终于被一一攻克。材料组成功研制出了性能稳定的复合电极,能承受超过5000度的等离子体冲击;控制组的温度补偿算法也达到了预期效果,脉冲波形的一致性提高到了99%以上。
"可以组装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