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东银河开拓集团 > 第7章 规划未来

第7章 规划未来

...】

【传输完成】

【获得技术: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

【获得技术:火箭回收系统】

刹那间,大量的技术知识涌入他的脑海。从理论原理到工程实现,从材料选择到制造工艺,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这种感觉既神奇又自然,仿佛这些知识本就存在于他的记忆中。复杂的公式在脑海中闪现,各种参数和数据如同活过来一般在眼前跳动。

他立即开始整理这些技术细节,一份份详细的技术文档在他指尖诞生。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桌面上。李太昊连续工作了六个小时,三杯咖啡的杯底己经干涸。

第二天一早,实验室里,李太昊向核心技术团队展示昨晚整理的文档。会议室的投影仪将蓝图投射在墙上,精密的技术图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参数和注释。

"这是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工作原理,"他指着投影屏幕上的示意图,手指划过复杂的结构设计,"通过高压电弧将推进剂电离,然后在电磁场作用下加速排出,产生推力。推进剂选用特氟隆,工作电压在1500伏特左右。"

工程师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有人快速记着笔记,有人还想用手机拍照被拦下来了,更多的人则是一脸震惊。这种技术他们只在国外顶级期刊的论文中见过,还从未有人能真正实现。坐在角落的张教授——他们特意从航天科技集团请来的顾问——更是瞪大了眼睛,手中的钢笔不知不觉掉在地上。

"比冲可以达到2000-4000,"李太昊继续说,手指在空中画出推力曲线,"是传统化学火箭的十倍以上。虽然推力只有几十毫牛到几牛,但在太空环境下持续工作,也可以让航天器获得很大的速度增量。"

"这个技术太超前了,"王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投影的光芒,"现在连老鹰国都还在实验室阶段,他们的X计划去年才完成原理验证。李总,您确定我们能掌握?"

李太昊笑而不答,轻点鼠标切换到另一组图纸:"这是火箭回收技术的详细方案。包括姿态控制算法、着陆制导系统和智能决策模块。算法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架构,可以实时应对大气扰动。"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投影仪的风扇发出轻微的嗡嗡声。这些技术资料的专业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每一页都包含着极其深奥的原理和精确的参数。有经验的工程师都看出来了,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构想,而是经过反复验证的成熟方案。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李太昊环视众人,"但请相信我,这些技术我们一定能掌握。现在,我需要你们组建两个研发团队。"

"王工,"李太昊对王明说,"你负责火箭回收团队。这个要优先推进,能尽快降低发射成本。"

"明白,"王明点点头,"我己经看过您的技术文档,确实是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不过实现起来还需要大量的工程化工作。"

"张工,"李太昊转向另一位资深工程师,"你来带领推进器团队。这个技术难度更大,但对未来更重要。"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研发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实验室里经常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废寝忘食地进行各种测试和调试。

李太昊经常在实验室里转悠,虽然他己经完全理解了这些技术,但具体实现还是需要团队的努力。每当遇到技术难题,他就会适时地提供关键指导。

"老板真是天才,"一位年轻工程师感叹道,"这些想法太超前了,实际落地居然如此合理。"

王明却若有所思。作为公司元老,他隐约感觉到了什么,但聪明地选择了沉默。只要能推动技术进步,其他都不重要。

一个月后的深夜,实验室的灯光依然明亮。火箭回收团队的工程师们围在计算机前,反复验证着控制算法的每个细节。而在隔壁实验室,推进器团队刚刚完成了第一个原型机的组装。

"温度控制正常!"

"电压输出稳定!"

"磁场强度符合设计值!"

随着一声轻响,淡蓝色的等离子体喷流在真空室内亮起。这是中国第一台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的诞生时刻。

看着实验台上散发着微光的设备,李太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