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听明白了,李文贵这是支持李成梁的奏章,对西夷动手,再跨洋进攻西夷本土。
虽然说,听李文贵说起来,能为大明开疆拓土到日不落的地步,那自然是好的。可如今的张居正,却是更成熟了,并没有听到李文贵那么一说就同意了。
李文贵说完之后,看到张居正在沉思,便亲自为张居正斟上一盏武夷岩茶,茶汤在白瓷盏中泛起琥珀色的光泽。
张居正见了,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随后,似乎有了决定,当即看向李文贵问道:“除了开疆拓土之外,对朝廷来说,还有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我可记得,你以前说要打倭国,那可是有实际好处的,打仗,并不会消耗国力,那样的仗,谁都愿意支持要打!”
“可是,西夷母国离我大明实在太远,就算是要分封藩王,也是不现实的。”
张居正手中的折扇轻敲掌心,眉头微蹙:“远洋征战,耗费巨大。且西夷海军实力不容小觑,若战事不顺,岂不是空耗国力,损我大明威严?”
张居正说完这些话,眼睛盯着李文贵,认真地说道:“没有其他实际好处,李成梁这奏章,便不能通过的。损兵折将太多,反而连大洋彼岸都可能难以持续占下去!”
李文贵听到这话,倒也不生气,反而微笑着回答道:“那李成梁说可以驱印第安人为先锋,为大明的协从军。他们和西夷有血仇,这是其一。其二,那些土著的人死多了也不心疼,多少都能减少我们明人的伤亡。”
“其三,反攻到西夷母国,能有利于大洋彼岸的稳定,不至于要时刻再提防西夷再去骚扰。”
“其西,只有反攻到西夷母国,才能打疼他们,打得他们不敢和大明为敌。”
说完这些,李文贵认真了起来,说道:“李成梁所说这些原因,我赞成。”
张居正听了,摇摇头说道:“还不够!”
似乎是料到了这一点,李文贵微笑了下,站起来去边上的抽屉中取出了一个卷轴,展开之后铺在书桌上。
然后,他指着地图,对凑过去的张居正说道:“西夷如今正在西面出击,你看,包括南洋这边,甚至我们大明这边,都己经有西夷的踪迹。”
“你道他们为何不辞万里而来,自然也是利益之所致!”
“太岳,你且看。这是我暗中收集的西夷近十年香料贸易情况。葡萄牙独占好望角航线,每年获利竟抵我江南三府赋税。若我大明战船首捣其本土,截断地中海商路......”
他的手掌重重按在地图上的里斯本,“往后我朝丝绸、瓷器便可首达欧陆,无需再受中间商盘剥,届时国库收入至少翻三倍!”
然后,李文贵又指向欧洲本土那边,地图上,有用朱砂标注的西班牙银矿、瑞典铁矿、英国煤矿等位置:“一旦攻占了西夷母国,这些资源,皆可为我所用,从而能减轻后勤补给。”
“即便攻下城池,后续治理也是难题。难不成要从大明调派大量人手常驻?”张居正坐了回去,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文贵。
李文贵听了,微微一笑道:“可以扶持亲明势力,以藩属之制进行管理,如此既能获取资源,又可减少治理成本,还能分化西夷内部。”
他说完之后,张居正并没有再说,书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窗外的风声偶尔听见。
李文贵见张居正还在思考,便决定祭出他的大杀招。
于是,就听到他对张居正说道:“太岳兄先不忙下决定,要不随我一起去蒸汽机作坊看个新玩意?”
一听这话,张居正带着惊喜的表情抬起头,看向李文贵,因为他知道,李文贵这么说的话,肯定是有好东西,甚至很可能是和他们刚才所商量的事情有关。
换句话说,这个新玩意是会影响到他做出决策,是否攻打西夷母国的东西!
那这到底是什么新玩意呢?
说真的,张居正非常好奇,便二话不说,随李文贵去蒸汽机作坊那边了。
京城西郊的蒸汽机作坊内,铜铃叮当声混着铁器敲击的铿锵。
张居正和李文贵一起到了,自然惊动了这边。
蒸汽机作坊管事立刻带人迎接,不过因为李文贵早有交代过,那些正在忙碌的匠人,则是无需迎接的。
李文贵一看到他,便吩咐道:“带我们过去内燃机那边,徐枳和徐元春在吧?”
跟着他的张居正听了有点意外,他虽然贵为大明首辅,却也听说过这两人的名字。
不但因为他们两人为李文贵如今在格物学方面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