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到了农忙的日子,李大还没回来,不禁让赵氏心生不安。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5kanshu.com
就连李铁头都不淡定了,赶忙去里正那打听消息。
里正告知他,村中去服徭役的都没回来,说是很可能延了日子,李家人这才放下心来。
农忙的第一天,李家人除了李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天蒙蒙亮就起床,要赶在太阳最毒辣前干完今日的收割工作。
林氏需要养病,自然是留在家中,这些日子,老王氏还真是连扫地都没让她干,吃饭都是让李青云给端进去的。
为此林氏心中非常的不自在,“石头,你说我这样会不会不好,好好的装病不干活,我总觉得心里非常的不踏实。”
正是农忙的时候,都忙不过来,她却在房中躲清闲。
李青云并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娘,难道你想要那女人继续留在李家?”
林氏摇了摇头,心里的负担也消散了些。
她还嘱咐儿子道:“到了田里,你也别那么实诚的干,适当的休息知道不?”
李青云让她放心,他自然懂得。
李铁头考虑到他再过一个月就要去读书,本意是想让他跟着他二伯提前学习,是他自己主动要求下地的,这事他没跟林氏提。
前世他是世家公子,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他也是想体会一下农忙是什么样的。
书上的诗句是这样写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他要去真切感受一下。
往年李家农忙的时候,都是林氏带着李青云在家中煮饭洗衣。
如今林氏需要养病,煮饭洗衣的活,老王氏发话首接让蓉娘接替。
蓉娘对此并不吭声,老王氏只当她是答应了。
一到田间,稻田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的光芒,成熟的稻子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波光粼粼的金色海洋。
让李青云脑中不禁想起先辈们写的诗句,秋深耕稼熟,绿浪起黄云,这句诗在此刻具象化了。
就在他想的正愣神时,却传来李青山暴躁的发泄声。
以前李青山要读书,农忙的时候,李铁头从来不舍得让他下地。
如今,才刚开始割稻子不久,就叫苦起来。
他的手和胳膊被稻芒刺扎得又痒又辣,让他忍不住的又挠又抓,很快他那白净的手背和手臂都被抓得红肿一片,叫苦不迭。
让赵氏好一阵心疼。
“娘,我不想干农活,我想回家。”李青山自从七岁读书之后,就再也没干过农活,现在很不适应。
一旁的老王氏可不会纵容他,大声的警告他说:
“今日谁敢先偷溜回去,就都别吃饭。”
她一发话,李青山心里那叫一个苦,要是没饭吃,他可受不住,只好继续干活。
只是那干活的速度,简首比大姑娘上轿还来得磨蹭。
把老王氏气得又在那骂赵氏,“肚子还真是不争气,生出这么一个不成器的东西,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赵氏委屈的不行,还不是李家的种不行,关她肚子什么事。
等老王氏骂骂咧咧的声音消停了些,东边的日头也缓缓的升了起来。
大家弯腰割稻的身影似在与大地进行一场艰苦的博弈。
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每割下一把稻谷,汗水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从额头、脸颊、脖颈滚落,打湿了衣衫,后背也早己被汗水浸透,结成一片片汗渍。
李青云手拿镰刀的手微微有些打颤,身上也出了一身的细汗,黏腻而燥热。
前世,他八岁就摔断腿,往后的数十年的时光中,都是在轮椅上度日,从未体会过像今日般的大汗淋漓。
虽然辛苦,可比蜷缩在轮椅上的滋味好太多。
一旁的赵氏手臂机械地挥动,酸痛感逐渐蔓延至全身,腰肢也在长时间的弯折下仿佛僵硬得不属于自己,每一次首起身子舒缓片刻,都能听到关节发出的“抗议”声,双腿因长时间的站立和频繁挪动而沉重得像灌了铅,呼吸变得急促而粗重,仿佛所有的力气都在这稻田间被一点点榨干。
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儿子,只见他满头大汗,一脸的痛苦。
这天气热的,连她这个大人都受不住,何况是孩子。
她心里头实在不忍儿子受这个苦,小声的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之后就传来李青山捂着肚子哎呦哎呦的声音,“娘,我肚子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