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儿臣会亲自与弟弟们说明情况。”
“好,此事你自己裁夺吧。”
……
待对话结束,朱标心中按捺不住欣喜之情。
他想象着即将接触到一位可能惊世骇俗的人才时,不禁激动难抑。
“大哥,怎么样?父皇同意咱们去凤阳了吗?”
就在朱标回到东宫时,朱樉、朱棣和朱桢等几位皇子早已等候多时。
在朱棣口中的凤阳风光虽未亲见,却已勾起他们的无限向往。
这种半掩半露的美好想象更激发了皇子们的好奇心——这恰是人类天性中最难抗拒的部分。
朱标环顾众人后沉稳开口:“父皇已批准我的请求,但要求我们人数有限且必须以假身份进入凤阳。
我认为,我们应该伪装成今年因科举破格提拔而入仕的新晋学者,前往后务必熟记各自新身份。”
望着满怀期待的一群手足,朱标神情认真叮嘱道:“另外还有几位官员一同同行,大家要千万小心行事,不可暴露丝毫!一旦有差池,莫怪兄长袖手旁观。”
这时朱棣却猛地站了出来,“可大哥,他们都改头换面就行得通,我呢?柳县令见过我的啊!”
“你是随父皇去过凤阳没错,那正好趁势而为便是。”
朱标略作思忖笑道:“也行,你就自称为商贾好了。”
那边正忙着筹划细节时,凤阳的消息早已传开。
“听说太子殿下不久将来巡视,命地方提前准备迎驾事宜!”
消息刚至第二天清晨便送抵凤阳知县柳白耳中,闻讯之初他愣神半晌才喃喃道:“看来蝴蝶效应已经开始悄然生效。”
转瞬之间,柳白内心又升起了一阵激荡的波澜:自当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至今,六载光阴始终默默耕耘基层,今日终于等到了可以施展抱负之机。
下人前来请教:“大人,如今太子要来视察,要不要让乡亲们再清扫一遍街道?近段时间忙孤儿院修建工程,街上难免积了些泥土,若被太子见到恐怕不好。”
旁边又有人补充提议,“是呀,城墙上灰尘厚得能写大字啦,何不也让人清理一下呢?毕竟半年没打理过了,这要是碰上太子莅临……”
“万万不可,还得细细检查哪些地方尚有不足。
殿下此次巡视凤阳,若是见到大人将此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回去向陛下进言称颂一番,大人的前程说不定就此更进一步呢!”
“县太爷,您可得赶紧拿个主意啊!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这位新任的师爷本名邓三九,乃土生土长的凤阳人。
提起他来,与朱元璋竟还是同村同辈之人。
小时候,没准儿还一同玩过泥巴。
然而同为乡邻,今日却已是天壤之别。
朱元璋坐上了大明皇帝之位,而邓三九若非柳白到凤阳后,以雷霆手段剿灭当地崛起的地主恶绅,之后用那些土豪积累的粮钱赈济百姓,恐怕他坟头的草都已经一人高了。
而且他的儿女在战乱年代皆因饥荒而亡,如今只留下一个孙儿。
当初柳白念其可怜,便将其收入衙门任职,同时安排他的孙儿去读书识字。
因此,邓三九对柳白可谓忠心耿耿。
故而得知太子要来凤阳,他立即想到了这是柳白飞黄腾达的好时机。
他坚信,只要眼睛不瞎,谁都能够瞧出凤阳治理的成效以及他们县太爷的功绩。
“不必这般紧张!咱们需要做些什么特别之事吗?凤阳就是这样。
无论谁来都改变不了现状。
告知村民们心中有个数即可,到时候莫要惊扰了殿下的随行队伍。
切记,就算他们是殿下的随从,在这里也一样要遵守我们的规则。”
“咱们辛苦许久才建立起来的习惯,绝不能因他们的来访被打乱。
不然这么多年的心血就等于白白付出了。”
听完柳白的话,师爷心里仍有些忐忑。
这可是当今太子啊!总不至于什么都不准备吧?
“大人,这是太子殿下驾临啊!要不再找个日子,让百姓们全部出城相迎如何?如此...”
“出什么城?人多反而易惊扰太子,那后果才不堪设想。
再说了,倘若所有百姓都出城迎接,那么那些工厂又该怎么办?这些工厂停工一天都是极大的损失。”
“下令下去吧,不用搞特殊,到时候该怎么进行就怎么进行。”
“唉,好吧,遵命!”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