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级的一中学生,名叫蔡小英,她母亲也是棉纺厂的职工,因为父亲重病,家里全靠母亲支持,她成绩好,当时也和吴姗姗一样受黄玲服装厂资助。
之所以知道这个女孩,是因为当时张阿妹因为吴姗姗在服装厂打工去闹时,居委会主任拿的就是这个女孩做例子,因为吴建国和她母亲在一个车间上过班,两人不熟但认得。
这个蔡小英因为不老实、成绩下降被取消了资助资格,她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去了棉纺二厂当临时工。
其实人是棉纺厂的还好了,大家都知道他们家的事。
所以当他找到蔡小英时,蔡小英就和他聊了起来。
说到吴姗姗,她一脸不屑道:
“她我可记得很清楚,那不可一世的模样我到现在还记得啊!我们好歹都是棉纺系统的,那和我说话都是抬着下巴的,仗着和黄厂长熟,还对我们吆五喝六。”
吴建国不知道怎么接话。
“我知道她上大学就跑了,不管家里,她一看就是白眼狼啊!叔,你算是白养这个女儿了。”蔡小英接着说。
吴建国叹一口气:“我也就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也不是要找她。”
“叔,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上高中时我还见过她,但是她比我高一届,她去上大学后我就没有再见过她了。”蔡小英摇头。
正当吴建国失望地准备离开时,蔡小英叫住了他。
“叔,不过有个人可能知道。”
吴建国惊喜地看着她,等她说。
“就是有个叫谢哲宇的,他是庄图南和庄红斌的同学,有时候也会去厂里打零工挣钱,依我看,两人在谈恋爱。他爸妈是染厂的职工,就住染二宿舍楼。”
蔡小英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是因为第一次见谢哲宇就看上了他,西处打听他的消息,在学校、在厂里也想招惹谢哲宇,奈何谢哲宇对吴姗姗死心塌地,没有一点动摇的,看到她挨过来就像看到洋辣子一样,蹦着就走了。
吴建国得到了这个消息,犹豫再三,还是找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