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格的房间里。
中式宫灯内装的是灯泡,从薄锦灯罩内透出来柔和光晕,将整个九霄厅照得十分亮堂。
手里拿着着金属文明棍的外国男子身着笔挺浅灰西服,深灰条纹领带系得规整精致,花白的大背头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见陈飞进来,踱步便坐到了上座,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傲与矜贵,一点也没有要跟陈飞打招呼的意思。
柯明不得不赶紧起身迎了上去:“藤原处长,这位是沙逊洋行创始人大卫.沙逊的曾孙,也是洋行第三代掌舵人:维克多.沙逊先生。”
“沙逊家族,那可真是如雷贯耳。”陈飞心知维克多?沙逊腿脚不便,赶紧上去同他握手后,又稍侧头,用探究的眼神看向柯明。
一时摸不透这位有着犹太血统的上海滩大亨、世袭准男爵怎么会有雅兴结交自己。
此人当时在上海除了发展集团金融、贸易等传统业务外,重点都放在了房地产产业,贩卖烟土、军火,那更是不在话下。
他的祖父沙逊洋行创始人大卫.沙逊就是依靠着犹太人那种敏锐的经商头脑,
大卫.沙逊看中了烟土贸易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便果断在孟买设立了沙逊洋行。
沙逊洋行依靠烟土获得的财富,便迅速扩张,建起遍地开花的贸易体系。
然后走私销往中国沿海,这就是他们犹太人沙逊家族在中国获得的第一桶金。
而后他的曾孙维克多·沙逊经过考察,他独到的眼光认定投资上海,是一本万利的选择。
迅速投入大量资金,以较低的价格,在上海许多繁华地段囤积了大片土地。
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内忧外患,根本没想到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投资房地产。
随着这栋当时上海地标性大楼:华懋饭店的落成,维克多?沙逊便成为了上海滩的外国名人。
由于他走路一瘸一拐,上海人称呼他是:“跷脚沙逊”。
维克多·沙逊不仅强势进驻上海的地产业,在交通运输业方面,也积极开拓自己的势力范围。
沙逊洋行在中国建立公共汽车公司后,火速兼并了上海的英商电车公司,又同时垄断了上海周边的公交业务。
沙逊家族还投资了会德丰轮船,从而掌控了上海港口相当规模的货物运输、驳船运输和仓储业务。
不仅如此,沙逊家族生产的洋纱洋布,物美价廉,一出手,便对中国本土纺织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沙逊家族的势力触角,甚至伸向了中国的金融业。
世界闻名的汇丰银行能够在中国各大城市扎根,也是拜他们所赐!
真是应了那句话:犹太人路过之地,寸草不生!
“藤原处长,不愧是出自藤原家族的优秀子弟,真是闻名不如见面。”维克多·沙逊那双棕色的眸子盯着眼前的陈飞,仿佛能穿透表象,看穿他的内心。
陈飞谦逊的深鞠一躬:“在前辈面前,浩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今晚是我作东,便设在了这九霄厅,藤原处长不介意吧?”柯明适时插话,见服务生端着木盘进来上菜,便拉开一张椅子请陈飞坐下:“都是一些江南的特色菜肴,还望不要见怪。”
陈飞大方坐了下来,笑看着服务生上的那些菜:龙井虾仁、松鼠鳜鱼、八宝鸭、桂花雪梨汤......
摆盘精致,色香味俱全,就两个字“清爽”!
陈飞坐在维克多·沙逊的左侧:“你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客随主便,更何况这一席中式酒菜,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藤原处长,你还真是善洞人心呐。”维克多·沙逊的中国话还算标准,只是尾音有点卷舌而己。
又是一个中国通!
陈飞不禁暗自感慨:国弱而土地肥沃,终是招致外面群狼环伺的根源。
柯明瞧准时机,赶紧拿起酒瓶,给在座的两人斟酒:“这酒名唤神仙酒?,是上海本地产的大曲酒。”
“不错,窖香浓郁。”陈飞一只手端起酒杯,另一只手轻轻往杯口拂了拂,鼻翼轻动,闻着那馥郁的酒香,有些陶醉:“那浩二就在这里借花献佛,先敬两位一杯。”
三人举杯。
白酒一饮而尽。
三人脸上都开始有些微红,气氛顿时也放松了不少。
陈飞夹了一个虾仁细细品尝着:“这道龙井虾仁,味道鲜滑软嫩、清口爽糯,是道很不错的下酒菜。”
“没想到藤原处长对中国菜也是颇有见地。”维克多·沙逊微微点头,表示认,接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