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贾演在战场上用血与汗换来的宝贵财富,对卓青麟的帮助无法用言语表达。
卓宿北看着手中的兵书,感动得无以复加,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双手微微颤抖着将兵书收好,心中满是对侄子的感激。
酒足饭饱后,卓青麟没有在固阳城过多停留。他深知时间宝贵,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带着36名护卫,他借着酒劲,快马加鞭,向着南陵郡城疾驰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路上,马蹄声急促,扬起阵阵尘土,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这匆匆的归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
南陵郡城,城墙高耸,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城内热闹非凡,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琳琅满目,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这里是新唐五郡的核心地带,掌控着一方的命运。
卓青麟来到礽庆王府,拜见了昔日的下属,如今的长官——王府长史贾逵。贾逵不仅是新唐五郡的实际行政负责人,还暗中兼任南楚内阁行走一职,手中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对局势有着深刻的见解。王府内雕梁画栋,尽显奢华,书房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典籍。
在王府的书房中,卓青麟与贾逵相对而坐。他虚心地向长史请教今后的道路该如何前行,以及原西四镇的发展建议。
贾逵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从政治局势、经济发展、军事战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指导。他指出,当前局势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表面的和平只是暂时的,南楚必须在休战期间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
在经济方面,要鼓励商业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同时注重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在军事上,要加强军队训练,提升士兵素质,优化军事布局。他的话语犹如一盏明灯,为卓青麟照亮了前行的方向,让他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离开王府后,卓青麟又前往南陵大营拜见军区统帅罗英。然而,不巧的是,罗通因休沐已离城外出。虽未能见到这位骑兵统领,有些许遗憾,但在军区中,卓青麟却结识了两位才华横溢的将军——胡一刀和王守仁。
胡一刀出身胡祠县,早已声名远扬。他的刀法刚猛凌厉,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其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初次见面时,胡一刀一身简单的劲装,腰间配着一把长刀,眼神锐利如鹰,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他说起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时,语气平淡,却仿佛能让人看到那血雨腥风的战斗场面。
而王守仁则出身于王猛所在的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人才辈出,在各方势力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守仁一袭儒衫,手持折扇,温文尔雅,却又不失武将的英气。他自幼饱读兵书,精通兵法谋略,同时又武艺高强,是不可多得的战将之才。
在与胡一刀和王守仁的交谈中,卓青麟感受到了他们的非凡气度和卓越见识。三人相谈甚欢,从战场经历到兵法战术,从个人理想抱负到天下局势,无话不谈。
胡一刀分享了他在刀法上的独特见解和实战经验,王守仁则从兵法谋略的角度,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这一次的结识,让卓青麟收获颇丰,也为他今后的军旅生涯增添了新的助力和希望。
夜色渐深,南陵郡城的灯火渐次亮起,宛如繁星点缀在大地上。卓青麟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虽然烽火暂歇,但他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战争随时可能再次爆发。而他,作为一名军人,唯有不断提升自己,广结人脉,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守护自己的家人和这片土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卓青麟继续着他的探亲之旅。他心中记挂着家中的亲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离开南陵郡城后,他带着护卫日夜兼程,向着家乡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山川景色不断变换,巍峨的山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溪流,虽不及战场的惊心动魄,却也有着别样的风情。但卓青麟无心欣赏美景,归心似箭的他只想早日与家人团聚。
经过数日的奔波,卓青麟终于再次踏上了卓山郡大蔡县临江镇码头的土地。望着陌生的街道,听着熟悉的乡音,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涌上心头。街道上,人们忙碌地穿梭着,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归心似箭,卓青麟领着36骑护卫一路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