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莲子羹
“舅娘, 为何突然封锁府门?我昨日还答应晴娘,要带她去梨园看欢喜班的凤舞九天。”
“昨夜仁安有动乱,死了好几个人,你舅舅整夜在衙门处理公务, 你与晴娘别上街了, 危险得很。”
“舅娘要是担心,多派两人给我带出门呗。”
“街上戒严呢, 来往闲杂人等都要巡查。”
柳氏低头修剪盆栽, 脸上笑容略微勉强,贴身伺候的婢女从屋外进来, 附耳说了几句话。她听着听着,笑容一凝, 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到沈徵脸上。
沈徵随手拨那盆小叶黄杨:“舅娘为何如此看我?”
柳氏放下剪子:“晴娘在屋里吧?我同你去看看她, 免得她被流民的消息吓着了。”
“晴娘没这般胆小。”沈徵佯装扫兴,赖在厅里不走, 让主院厨房做了早食送来,慢条斯理地吃。
柳氏一再催促,快半个时辰后, 两人才离开主院。
拐入西边回廊,往月洞门走,不期然碰见了姜玥。
姜玥一身芙蓉花绣纹的杏白色广袖裙,外罩一件藕粉色比甲, 娉婷身影就在檐下,似乎也是打算来寻他们。
平常在她身侧跟着的连枝不在。
“晴娘怎么自己过来了?”柳氏朝她伸手去。
姜玥迎上,顺势亲昵地扶住她, “我听守门人说,街上有流民闹事, 再加上府里丫鬟说闹贼丢了东西,心里惴惴不安,就想来看看夫君,为何这么久还不回来?”
“我都说了晴娘害怕,你啊,到底是心思粗。”
柳氏睨了一眼沈徵,叹了口气,“昨日晴娘送的那条手串,舅娘爱不释手,可不知哪个贱婢起了贼胆,竟把它偷了去。昨夜无人出府,我把府门关了,正好叫偷儿吓破胆。”
柳氏牵着姜玥的手,往她与沈徵的院子走,“舅娘去你们那院子里看看,有没有缺东西,奴仆们伺候尽不尽心。”
几人说话间,路过了崔冲的书房,书房隔扇门敞开着,里头东西也被翻找得凌乱,柳氏扫了一眼,眼神暗了暗。
流民□□只是借口。
崔冲昨夜接到探子消息,朝廷来了御史在走访金安县,崔冲只来得及跟她说几句就走了,连何文田都不知道实情。
“老爷,金安县令会不会把我们卖了?”
“我这些年得的好处,哪次不是手边松了松,一层层地漏下去他们。不敢贪的清官儿早走人了,留下的,哪个手上都不干净。要敢告发我,自己少不了也惹一身骚。”
“那就任凭那御史去查?万一从别处查出……”
“我带人马去会会他,你留意我书房里的东西,有什么风吹草动,提前带着东西和人手去华安县的宅子躲一躲。”
昨夜知道消息,柳氏总觉得心里不安。
临睡前去书房看一眼,壁龛里东西还好好的。
可人心里一装着事情,就睡得不踏实。
今晨天蒙蒙亮一起,她失手打碎一只甜白釉的茶盏。像是不祥征兆,于是她提着灯,去书房再确认一遍。
柳氏到现在,还无法摆脱那种感觉。
风灯的光一照,照见壁龛里头空空如也,她一霎那全身的血都似凝固,被巨大的恐慌攫住了命脉。
柳氏加快脚步,走过那间再也无需派人值守的书房。
崔府大多数地方她都命人找过了,从昨夜到今日天亮的这段时间,守门人说无人离府,夜里巡逻的护院也没有发现有人闯入的迹象,那么东西泰半还在府里。
方才奴婢来报,崔冲这外甥与媳妇的院子也无异常。
不在院里,会不会在身上?两夫妻一早就闹着要出府,昨日可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的。
柳氏带着丫鬟与嬷嬷,在姜玥与沈徵暂住的院子里进进出出,东添一件家具,西换一件旧物。
“就这么着吧,我看也差不多,”柳氏状似无意道,“过阵子是观音节,在衮州过观音节,除了茹素烧香,年轻一辈可以身穿白锦衣去寺庙沾沾露水,得观音娘娘庇佑。”
柳氏朝着自己带来的婢女道,“给少爷和大娘子量身,过几日街上安定了,去裁缝铺里做两身好点的白锦衣。”
婢女仿佛早有准备似的,柳氏开口没多久,就拿着软尺回来,直直走到了姜玥与沈徵跟前。
“夏日衣衫薄,要量贴身的尺寸,晴娘外头罩着的衣衫与披帛都暂且褪下吧,朗儿你也是,外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