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天下午我发现卫生间屋顶漏水,就去敲楼上的门,然后看到房门口有血脚印,当时我就联系了物业,接着又敲门,一直没人开,同时我们还闻到屋里散出一股恶臭,最后就决定报警了。” 阿婆缓缓说道,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那您认识楼上住的人嘛?” 唐宋紧接着问道。
“算是认识,一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每次见到我都会主动打招呼。” 阿婆脸上浮现出一丝和善的笑容。
“他是一个人住嘛?”
“应该是,我没见过其他人来过。”
“您还了解他什么其它事情嘛?”
“他说他是一个网络作家。”
“这种事情您是怎么知道的?” 唐宋进一步追问。
“有一天啊,我坐在楼下晒太阳,他专门找到我,说他是一名网络作家,想把我作为他小说里的塑造人物,他需要塑造一个 70 多岁的老奶奶的形象,想问我几个问题,然后那天我就回答了一些。回答完后,他又向我道歉,说他经常晚上会大声抱怨,问有没有吵到我。我说我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没什么影响。最后他还说他会好好写小说,要成为中国最好的作家。谁知道就这么死了。” 阿婆说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他是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嘛?”
“不是啊,为什么会这么问?” 阿婆有些疑惑地看着唐宋。
“他不是经常晚上会大声抱怨嘛?”
“他抱怨的原因不是因为脾气暴躁,而是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影响了他写作思路,他是这么给我解释的。” 阿婆说着,看了一下收纳柜上的老式钟表,“你听,马上就能听到火车的鸣笛声了。” 阿婆的话音刚落,窗外便传来了火车不断的鸣笛声。“这里 300 米外就是火车轨道,每天都能听到火车的声音,我耳朵不好使了,再说也已经习惯了,就无所谓了。不过,我想对于作家来说,这样的声音应该是挺痛苦的吧。”
唐宋微微点头,回应着阿婆的话,然后又问道:“那他提过他有没有什么疾病?”
“这个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我问他为什么不搬去别的地方,他说主要是这里租金十分便宜,他要把稿费都攒下来看病。他好像患有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做手术需要很大一笔钱。”
听完阿婆的这番话,唐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因为他在推理过程中就推断出被害者可能都需要器官移植,而这极有可能是凶手选择被害人的条件之一。
唐宋继续问道:“那这两三天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是让您特别在意的,麻烦您好好想一想。”
阿婆双眼微眯,努力回忆着这几天的事情,“应该两天前的晚上吧,也差不多这个时间,窗外传来十分尖锐的声音,像是金属摩擦的声音。当时,我被这尖锐的声音弄得心绞痛,还好吃了一些药才缓过来。”
唐宋看了看钟表上的时间,9 点 42 分,“您确定是窗外,不是楼上嘛?”
“肯定不是楼上,应该是和火车的鸣笛声一个方向。”
唐宋对这个回答似乎不太满意,因为他笃定这个尖锐的声音一定和这个案子有关系。“那天,楼上有什么动静嘛?比如抱怨,比如有什么撞击的声音?”
“楼上倒是十分安静,没有什么动静。也许那天晚上他没在写作。” 唐宋此刻已初步断定,这个时候被害人应该已经被凶手杀害了,但他自然不会和阿婆提及此事。
“还有其他的嘛?”
“别急,还有一件古怪的事情,但是我不确定我听到的是不是真的,也许是我做梦也说不定。” 阿婆对接下来要说的内容也表现出自己的怀疑,“时间应该是凌晨,具体时间我不知道,我很早已经睡下了,但是我被奇怪的声音给惊醒了。”
“您不是听力不太好吗?确定是听到的声音嘛?”
“我也不是很确定,但是那段声音像是笛声。由于是深夜,周围都很安静,所以我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能听出声音来自于哪个方向嘛?”
“听不出来,感觉那个声音就是一直环绕在耳边,而且有些毛骨悚然。”
“那以前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嘛?”
“没有,这是第一次。我能想起来的就这些了。”
唐宋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好吧,阿婆,谢谢您的配合。如果想到什么再联系我们。”
唐宋和小李离开了阿婆的家,小李似乎颇有想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