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调查,并未发现可疑之处,此女十分配合,没有任何隐瞒。”
宁辰眉头微皱,追问道:“你确定?”
范大有回道:“回陛下,臣等万分确定。”
宁辰点了点头,可神色依旧凝重。
既然不是为了义女,那宋国忠以性命布局,到底所图何事?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愚蠢,亦或是彻底放弃了挣扎?
“对了,陛下……”
正思索间,已然被提拔为首辅的范大有掏出一本奏折,恭敬地说道:
“陛下,这是吴宴宁呈上来的密奏,今日早上刚送到内阁,请陛下御览。”
早已恢复的小安子立刻上前,接过奏折递给宁辰。
看着密奏上完好无损的油封,宁辰微微挑起眉毛:
吴宴宁,宋国忠的儿子?
他此时送来密奏,所为何事?
拆开信件一看,宁辰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
没想到,这宋国忠竟然还是个如 “潘仁美” 般的人物!
信中,吴宴宁坦白了他与宋国忠的关系,直言宋国忠早年中举为官后,便绝情地写了一封休书,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这么多年来,对他们母子三人不闻不问。
吴宴宁兄妹无奈之下,改随母姓。
恰逢西南战乱,吴宴宁毅然参军,凭借着赫赫军功,一路晋升成为将军。
他的妹妹也因缘巧合,成为了王妃。
他在信中强调,他们一路走来,与宋国忠没有丝毫关联,甚至直言,像宋国忠这样的人,早就该受到律法的制裁。
吴宴宁在信中主动请罪,言辞恳切,态度诚恳得让人咂舌,称愿为这么多年隐瞒与宋国忠的关系一事负荆请罪。
看完信,宁辰露出不屑的神色。
可笑!
朕岂是如此好糊弄的?
一个平民百姓,仅凭自身军功,就能一路高升成为镇守西南的大将军,其妹又能成为王妃?
若说背后没有宋国忠的助力,谁能相信?
但宁辰却并未打算就此追究此事。只要吴宴宁没有谋反之心,只要大宁能够保持稳定,这便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宁辰看向范大有,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缓缓说道:“帮朕拟旨,重重赏赐吴将军!”
范大有一愣,疑惑道:“陛下,这是为何?”
宁辰笑了笑,并未做出解释。
太后已然被自己掌控,宋国忠也已倒台。接下来,宁辰的目标清晰明确,那便是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大力推行新政!
一手抓兵权!
而要掌握兵权,首先要拿下的便是京都四营!
宁辰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关于摊丁入亩的新政,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
范大有看了看其余两位内阁成员,示意他们也该发表看法。
夏言当即起身说道:“陛下,新法固然是好,只是所涉及的范围太过庞大。”
“别的不说,仅仅是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数这两项工作,就必然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
“如今的大宁,乡绅门阀遍布各地,只怕推行起来会遭遇不小的阻力……”
正说着,陈伯礼也起身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直接在全国推行新政,会不会显得过于激进了……”
宁辰微微一笑,说道:“确实,直接在全国推行是有些激进,朕也没打算这么做。”
“江南水灾刚刚平息,朕的想法是,不如将江南一带设为试验区,先在小范围内试行新政……”
正说着,夏言兴奋地一拳砸在手上,说道:
“不错,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陛下高见!”
“江南一带百废待兴,此次宋国忠一党倒台,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被清查了一遍,正是作为试验区的首选之地。”
“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让臣负责此次新政的试验……”
宁辰笑了笑:“人选问题不急于一时!”
“除了新政的推行,朕还有一个想法。”
三人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宁辰。
见三人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宁辰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考成法!”
三人不禁异口同声地问道:“陛下,何为考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