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乱世风云小奉天 > 第二十八章 苟全于乱世(上)

第二十八章 苟全于乱世(上)

话不好意思说,然后就一个劲的看着秋田。“樱井君相中你家四哥的大儿子家驰了,想跟你家提个亲,把他的大女儿惠子嫁给家驰。”秋田喝了一口茶说道。“啊?”尚贤愣了。

倒不是尚贤没相中惠子,这惠子是在中国生的,从小就跟自己家这帮孩子在一起,也算是看着长大的,尚贤愣的是,自己这四个侄子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自己这些年光忙着打理产业啥的,没顾上这个事。再有,齐宗元那个孙子凤林,齐宗元没死的时候就自己打理着一个南货行,也该找媳妇儿了。莫名的,尚贤感觉自己这个叔叔有点当得失职了。

见尚贤愣住了不说话,樱井着急了:“咋地?我闺女配不上你侄子啊?还是你对日本人有意见?我可跟别的日本人不一样!”“我不是那个意思,这门亲事我同意,家驰那边我就做主了,惠子是个好孩子,我有啥不同意的。”尚贤说道。“那你愣啥?”樱井问道。“我是再想啊,我二哥和四哥的几个孩子,加上宗元叔的那个孙子,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现在他们的长辈都不在了,老的临终前还把孩子们都托付给我了,我捉摸着是不是都得给张罗张罗啊?”尚贤说道。

“我看行啊,这几个孩子有没有心仪的姑娘?或者是有没有你觉得可心的?”秋田说道。“现在就二哥家的家骏在学校认识了个姓王的丫头,老王家是开杂货的,条件一般,但俩孩子走的挺近。剩下的那几个还都没有合适的呢。”尚贤说道。“要不然咱们整个集体婚礼怎么样?我听说这玩意在西洋那边挺时髦的,也给咱们小奉天冲冲喜。”樱井说道。“哪有扎堆拜堂的,扯淡!”尚贤笑着说。

几个人说笑归说笑,暂时把惠子和家驰的事定下来之后,这秋田倒是下上功夫了,每天游走于山城镇的里里外外和大街小巷,甚至跑到通化和柳河一带,还给池田和齐燮元送信,让帮着给张家和齐家这几个孩子踅摸对象。还别说,在这件事上秋田还是挺靠谱的,也就一个多月,这就让他找到不少合适的姑娘家。仨人又开了个碰头会,最终选定了几家。那时候结婚讲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老人决定了,一般情况下孩子是没有啥发言权的。再有就是下聘礼和提亲的事情了。要知道,这可是张五爷和樱井、秋田两位日本先生提亲,哪家敢说不答应啊,再说聘礼给的还丰厚,成功率那是百分之百啊。

在尚贤和秋田、樱井的操作下,一直到28年的年底,张家和齐家的几个后辈先后都成家了。在过去封建时期,中国有个老规矩,尤其是像张家和齐家这种大户人家,讲究的是“成家立业”。也就是成家了就得立业了,在1929年的春节,尚贤把几个子侄辈的都召集到一起,做了一件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分家。这也是张家花园一脉第一次正式的开枝散叶。作为家主的尚贤,把家里的产业基本上是平均的分给了几个侄子。而他则作为名义上的一家之主,准备过几天自己想过的日子了。毕竟侄子们都可以顶门立户了,加上现在除了供应齐燮元军费以外,日本人那边也很少催着要东要西的,在尚贤的观念里,到了马放南山,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其实这时候的尚贤还不到五十岁。

1929年的前几个月,尚贤是安逸的,小奉天也是安逸的,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买卖店铺生意兴隆,加上有齐燮元和关东军的加持保护,往来客商也是越来越多,毕竟跟外面的兵荒马乱比起来,小奉天简直就是关东天堂。那段时间,尚贤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建设学校上。在不断完善小学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尚贤投资创立了海龙最早的一所中学,也就是现在海龙一中的前身,同时正式开办了教师进修学校,专门培养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老师,也就是后来海龙师专的前身。当时开设了国文、算学、美术、音乐、武术等专业,后来在秋田的建议下增设了日文。当时尚贤只认为学科越多越好,加上对秋田放松了警惕,后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而尚贤创办的这几所学校,除了山城镇本地的孩子之外,还有很多日本侨民的孩子也都聚集到了山城镇。在那个时期,山城镇形成了一种中日混居的状态。

可安逸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在当年的年末,压抑了许久的少帅爆发了,面对日本方面持续了几年的威逼利诱,天天鼓动着让张学良搞“东三省独立自治”,妄图把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少帅怒了。12月29日,在张学良将军的带领下,东三省同时宣布“改旗易帜”,统一服从国民政府领导、服从三民主义,史称“东北易帜”。这次改旗易帜标志着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而且改旗易帜的背后还有英美等国的支持,彻底算是把日本人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稀碎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