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兖州城之下。
秦王虽已有破敌之计也,但尚须时日。
闻将军于徐公明战于徐州,前番互有胜败,望汝速胜,夹攻曹操,故遣吾星夜来此相助。
不料诩方至半路将军已经大胜矣。
不过将军为何急攻小沛多日未下?”辽大喜相告道:“小沛李典亦是将才,守御有方,我急攻十余日,死伤甚多,亦不能破。
今有先生来此,大事可成矣。”
急问其谋,贾诩道:“将军岂忘昔日曹孟德破温侯于下沛乎,将军昔日亦被困于下沛,怎生忘怀。”
张辽大悟道:“可为决沂、泗之水乎。”
贾诩道:“然,如今方九月中,沂、泗之水甚为汹涌,将军可急备船只,待大水袭至,趁机登城,可立大功也。”
辽大喜,遂通知徐州张绣一则防水,二则小心徐晃来救。
于是张辽一边急令迁附近之民至高处屯扎;一边急令众兵造船。
众秦兵一头雾水,无奈军令如山倒,三数日,伐木造得快船千余只,万事已备。
于是辽即令决沂、泗之水。
辽兵皆居高原,坐视水淹小沛。
小沛一城于是四面皆水,平地水深足有四五米。
辽急令众人乘船,直取小沛。
众军方悟,急登快船急扑小沛。
战船之船舷堪堪于城墙平齐,辽挥剑大呼:“众军,破城之时就在今日。
争先者有赏,有敢后退者皆砍。”
众人接令,奋勇登城。
当然喽,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谁不想要啊。
李典在城墙之上,见大水滔天而至,巨浪翻滚,城墙渐渐塌毁。
知事已不谐,又无路可退,仰天长叹数声,执利剑向西望兖州三拜,大叫一声:“丞相,今日典有付所托,先去也。”
拔剑欲自刎而死,却被秦军赶至,一涌而上,按倒在地,五花大绑去见张辽。
张辽大喜,命人监押在帐,好生款待!辽见已大胜,于是命人修补河堤,以堵余水。
数日后,大水退却,辽一边命人安置百姓,救护老弱伤残,一边令人向我报捷,言不日便可破徐州。
数日后,即留五千兵守小沛,自领三万兵马兵发徐州与张绣等会师,准备合攻徐州。
徐晃在徐州闻小沛已破,李典被俘,痛哭一场。
谓夏侯兰众将曰:“李曼成忠心为主,奈何被擒,吾甚痛惜之。
如今徐州虽只有孤城一座,士卒不到三万,然则吾等皆受丞相厚恩,尚不可轻易言败。
诸位,可有拒敌良策否。”
夏侯兰道:“如今之计,敌兵七八万人围住城池,士气高昂,而吾军连败数阵,士气低落,不可与之力战也。
唯有坚守徐州,或可待敌生隙而破之。”
徐公明然之。
正商议间,忽报张辽派贾诩为使,前来下书,徐晃命请入。
贾诩见过徐晃及众将道:“吾主秦王久慕将军大名,昔日兵出汉中奇袭长安时就曾想一会将军之面,奈何雍州初定不得其便。
旧岁,秦王与吾等谈论天下十大名将时,亦是力荐将军,推崇备至。
今知将军势颓,特来令吾相请将军及诸位将领相投。
吾主言:若徐公明肯来相归,则吾必授以大将军之职也。
其余诸将也必不薄待。
可见吾主求贤若渴之意。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徐晃曰:“丞相待吾厚恩,晃无以为报,今晃尚未山穷水尽,怎敢言败,负曹公之托也。”
贾诩道:“将军之言差矣。
曹丞相之才,秦王亦倍加推崇之,言道:曹丞相之才,当世英雄也。
然虽如此,其疑心太过,杀戮过重,能一统北方便已至其极也,尚不是统一天下之英主也。
今大将军已有良策不日硬可破曹操于兖州,那时即使曹丞相退守豫州,以一州之残兵能拒百万雄兵乎,其大势已去矣。
将军如今困守徐州孤城一座,城破早晚之事耳。
张辽、张绣皆世之名将也,且有吾为谋,公不可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