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之主,称为共和,取消帝制。
如同地方官员一样三五年或七八年为一任。
任期满后如万民满意其所为,可令其再干一任。
然可不可再行第三任,以免其以长久专权,野心渐大,遍植亲信,改共和而就终身帝制。
如此一来基本可保国家最高统治者尽皆贤明,二可令国家统治者知其来自于民,也必能造福于民也。
然则目前如尔等所说,我日后若能成大业,若取消帝制,改立共和。
不仅汝等无法敬服,天下万民亦会认为不可。
故我说我有良法但目前不可用也。”
高顺相问道:“主公所说之法的确甚好,可保长久。
然则目前确不能用,不过主公可否告知此大概何时可用焉。”
我笑道:“现今天下尚未有建立共和的强大基础。
建立共和的基础有:普及的教育水平,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风气,以及富裕的国民生活,忠于民族的强悍军队等。
我以上的四点改革建议就是希望推动国家从帝制早日向共和制发展。
因为共和制比帝制更能代表百姓的利益,更能使中国万世昌盛,长治久安。
至少有了共和制只要你有能力,谁都有可能当上国家最高领导人。
你要为民众办实事,你就会有机会当选。
当然,在共和制条件下,由于军队只忠于人民,是不肯为个人掘取国家最高权力而服务的,这样就杜绝了如今靠内战来推翻旧制、建立新建的规律,百姓有福也。
共和制比起帝制有着更加优秀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发展后劲,社会的进步主要将依靠和平的调节手段进行,不再一定需要目前的战争手段。
但我想即使我等全力以赴,最起码得两三百年后,也许要五六百年,方能实现。
但只要我们努力,我中华一定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共和制的强国。
那时中华的内乱就将几乎绝迹矣。
再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顽强的民族凝聚力,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强大的经济,中国可永立天下一流强国之林。
若能达成目标,即使日后我等培育的共和制取代了目前的帝制,剥夺了我后人的帝位,我想我从心里亦会为整个民族而高兴。”
我亦十分感动地说道:“我也知道,推行新政必是出力而不讨好的事情。
然吾为国家、民族千百年大计考虑,虽万千骂名吾愿独担之。”
田丰佯怒道:“主公所言谬也。
主公为天下苍生殚精竭虑,岂能独担骂名耶。
田丰不才愿于君共担之。”
众人纷纷附和。
我忽然笑道:“诸公,没有这么严重。
可能短短数十年内诸公可能有所毁誉,然吾想数十年后,国家长治久安、富强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时候,必会长念公等好处,使公等流芳于百世也。
愿诸公与吾共勉之。
诸人皆曰善。
于是各人各分其工,教育制度的改革由荀文若进行,因为荀文若在天下甚有贤名,由其进行可减少许多士子的阻力。
完善法家理论,实行‘法学为主,儒学为辅,百家争鸣’的事由田丰为主,因其刚正兼洁,铁面无私且能善加变通。
科举制度的建立则由荀攸进行,因其善于学习,勇于接收新事物。
至于军队的改革就由赵云、太史慈二将主行,因其二人战功卓著,且刚正无私耳。
太史慈并州刺史的位置则由高顺接替,以高顺善于骑战的能力,镇守并州当无问题。
郭嘉则因身体一直柔弱,我令其总协调一下,贾诩辅之。
亦调回满宠,因其做事细心、有责任感,令其任情报司司长,秘密收集各类经济、军事情报,一则可推进革新,二则可镇守反叛,三则可监视诸侯。
毕竟我一个现代人是非常了解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准确的情报,你就有了一双灵敏的耳朵和锐利的眼睛,如果情报不通,你就变成了聋子和瞎子,离死不远了。
从公元200年底开始,在我所控四州逐渐开始推行新政。
因我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