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 > 第十九节 蒋振华大力兴教育一

第十九节 蒋振华大力兴教育一

当然,为了社会的理性发展,法家的理论必须置于主要地位。

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法家理论是极不完善的,我必须要认真的修改后方能行之于世。

三、以前唯有门阀官宦子弟可以出仕,平民要想出仕,途径极为有限。

汉代好像必须要州牧、刺史得推荐举了孝廉方可以出仕,然这一机会对许多有抱负的平民来说实在太少。

还有就是参军一途了,然而这种刀口舔血中求富贵的偶然性也比较大,不是稳妥之计。

故我考虑欲将后世的科举制度引入现世来选拔人才。

当然绝不能考八股文等那些狗屁不通的禁锢们思想的东西。

最好考一些实实在在,能为国家、为百姓谋福得的东西。

而且科举也得分为文举和武举。

一个国家如果过于重文则会像宋王朝一样经济文化极为发达,却被北方蛮族按头暴打了三百年。

但若像秦王朝一样过于黩武,则又会耗尽国力,二世而亡。

故我决心要在社会上形成文武并重、文武相济的正确社会风气,那样方可保万世之安。

四、另外作为国家存在与否基石的军队亦必须改革。

现在的军队大多是作为将领私人财产而存在。

士兵大部只知有将领,不知有帝王,更不知爱异百姓。

如此军队能不叛变不断,祸国殃民。

我也必须加以改革,使其知晓百姓才是军队最高的统帅、帝王乃是百姓之代表、将领只是帝王之臣属耳。

如此令军队知其出身、忠于万民,方可以灭其祸、用其能耳。

这一点极像我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见笑见笑!啊啊啊!想到此,我送命召集各部文武,将上面的四点意见对其等细细说明。

果不出吾所料,我的作法不要说下面的官史就是我身边的这般大佬都不愿同意。

这不,不服的人就一个个跳出来了。

而我也准备好学诸葛亮舌战群儒。

荀氏叔侄官宦世家,首先就对第一条不太理解。

荀或道:“主公,臣闻圣人言道‘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

若令其知之,恐难以管教矣。”

我笑道:“此谬论也。

君等亦知之,怎不难以管教也。

民若不能知之,国破家亡之时焉能同心协力抗拒外敌耶。

而民若知之,必能指出官府执政之误也,亦有利于吾等自省,官不敢苛待于矣。”

荀或无语。

荀攸道:“虽如此,然孔子乃吾等读书人祖师也。

若废至圣先师之位,恐天下读书人不服耳。”

我叹气道:“人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天下各行,皆有其圣。

奈何非欲将孔子为尊耶。

若读书者为尊,无农为汝种谷粮、无商为汝通有无、无工为汝造百物,读书者能活否。

故我决定给予各行业以平等地位,不分贵贱。

汝等若想不通,可在市井之上询问诸行人等,是否皆服汝等读书人独尊焉。”

贾诩亦道:“虽则如此,恐天下读书人不服耳。”

我笑道:“我早已料之。

历史上大凡每一次革新,皆有较大阻力。

皆因独犯特权阶层之利益耳。

如魏国的李悝、吴起变法,秦国的商央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等,无不和保守势力有过非常激烈、甚至是惨烈的斗争。

但吾之改革损少数人而肥天下百姓,虽前面是悬崖峭壁,吾独人亦义无反顾,决心毫不动摇。”

由于各位谋士、武将和吾所处时间较长,皆受我影响较大。

潜意识中认为吾从未出过大错,故对我之建议有惯性的认定皆以为吾是正确。

故经过我的解释,亦慢慢认可。

郭嘉提出不同意见道:“主公欲罢儒学之独尊地位,改以‘百家争鸣,法家为主’。

然则秦朝以法家为尊,苛律害民,二世难亡,岂不为前车之师乎。”

此话一出,不止文官、众武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