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丞相道:“很多县城的夫子,都以收两个学子来维持生活,如果学生都去书院了,那么这些人又以何为生呢!”
沈夏看着丞相,不愧是地方考科举上来的,对于民间的事件就是了解的多。_优¢品¢小?说?网¢ .无~错¢内-容`
“当皇家书院成立后,只会要更多的夫子,他们可以考书院当夫子。”
苏大人一听:“学院的夫子也要考。”
沈夏点头:“是啊!肯定要考啊!总不可能什么人都能当夫子,夫子都需要考学院的,如果你是县里的夫子,府城有学院要招夫子,你也可以去考府城的夫子,京城未来也会招,有师来都可以考。小学的夫子,可以考中学的夫子。”
众人一听,就是一个夫子都要考。
那想要凭关系,走一个后门,好像更难了。
现在一个九品或者七八品,有点关系就直接塞进去了。
众人听着陛下的安排。
简直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太硬了。
众人心里都有一个数了。
未来读书人多了,那么竞争就更激烈了。
家里的那不学无术的逆子,看来得管教了。
最后知道陛下对未来的安排。
只是可惜了,也不知道最后的殿试考的是什么?
不然还可以给孩子说一下陛下的想法。
看看有没有用。
这次殿试,原本沈夏出题是发展商业的好处。
后来一想,太明显了。*x·i?a,o·s+h/u,o.n_i!u\.`c~o.m\
改成了: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靠的是什么?
以此为策论。
让大家奋笔疾书。
考试就只有半天,两个时辰。
这中间,自觉才能不错的,可以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提前交卷,因提前交卷的,沈夏都可以看看。
沈夏看着还有一个小时。
就已经有人举手了。
孙公公示意旁边的人去将人带来。
来人就在下一个台阶的平坦处。
就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沈夏认出来了。
这就是之前那个姓谢什么的?
哦!
好像是谢和。
沈夏:“哦,是你啊!怎么样,有信心吗?”
谢和点头:“有。”
旁边的孙公公已经递上来了答卷。
沈夏接过。
就开始看了起来。
一手好字。
难道前世读书的时间。
老师都会让孩子将字写好一点。
因为一个整洁的答卷就能得三分。
沈夏这下开始看内容。
开头,中间,最后。
居然和自己的想法有八成相似。
重点是。
他居然这两个月的时间就调查了自己在繁花村的一切。
前面说自己的观点,中间拿繁花村举例。
最后总结。
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是商业。
经济发展百姓才能安居乐业。!x\4~5!z?w...c′o¢m/
有钱才能让兵强马壮。
众人都看着沈夏的表情。
谢和低着头。
心里砰砰砰的跳。
其实他也是搏一搏。
有一点胆大了。
都不知道陛下的性格如何。
他的举例相当于调查陛下的过往。
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生气。
这次考试公布后。
对于陛下更喜欢商业。
他无意间听别人说过,陛下被拐卖的地方发展的繁荣富强。
他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所以为了得一个结论。
他亲自去过。
他想着陛下看重商业,所以考试这一点,肯定和四书五经没有太多关系。
他并没有在家埋头苦读。
就出去走走,考试前回来就好。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那个地方,真的是做到百姓安居乐业。
好好上班就有房可住。
孩子都是免费读书的。
这简直太让人惊讶了。
沈夏看他写的如此细致。
便开口问道:“你去过繁花镇。”
谢和道:“是,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的事情还得亲自看过,才能知道一二。”
“感觉怎么样?”
“感觉甚好,一片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积极向上。所有的孩子都有书可读,百姓都能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