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他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了一笔令人瞩目的投资。”史劲清在台上如是说,语气中带着几分玩笑,但也不乏真诚。
商界的大佬们对宋义生的态度各异,有的报以礼貌的点头,有的则是明显的不屑。但无论如何,宋义生的名字开始在这些顶级圈子中传开。
在私人宴会上,黄勋和宋义生看着身边的这些人,这都是新闻上才能看得到的人物啊,好几个都曾经是国内的首富。
史劲清的能量和朋友圈,显然超出了黄勋的认知。
毕竟他一直以为史劲清身价不过百万,只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青年企业家,跟哪些久经商战的大佬们比,还是有不少段位的差距的。
没想到他真能把自己和史劲清带到这样的圈子,虽然这些大佬碍于史劲清的面子,会和黄勋和宋义生简单交流两句,但没有人会真的给他们自己的联系方式。
黄勋自然明白自己现在还不够格,也没有想要通过预见未来的本事去再给谁提个醒。
事情总要一个一个做,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而且他要是个个都提醒了支招了,完事儿还个个灵验了,黄勋不得被上交国家啊。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史劲清果然如黄勋所料的,无论参加何种活动,都会带上宋义生和自己。从私人高尔夫聚会到公开的慈善晚宴,宋义生的身份迅速从一个被人嘲笑的冤大头转变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新兴人物。
随着宋义生与史劲清的频繁亮相,外界开始重新评估他的价值。而史劲清通过卖车,以及带宋义生到处认人,已经逐渐达到黄勋所说的战略目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史劲清投资的那个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
而那些曾经嘲讽宋义生的网红们,也开始转变风向,“你们看,宋义生现在可是史劲清的座上宾,这人脉的价值,远不是888万能衡量的。”
“黄老弟,当初你让我拍下这辆车,我还以为你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你的眼光确实独到。”宋义生在一次与黄勋的私下会面中说道。
黄勋只是笑笑,“义生哥,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真正让这件事产生价值的,是你自己的行动和选择。”
宋义生点了点头,他知道黄勋说的是实话。他开始更加尊重黄勋的意见,并在后续的商业决策中,更多地考虑他的建议。
随着宋义生跟着史劲清到处频繁亮相,谁才是真的小丑已经浮出水面。
“我靠,你们看这合影,宋会长居然跟那些互联网大佬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
“谁不是我李总吗?那不是小马哥吗,强哥也在!”
“哈哈哈,李大嘴之前怎么说的来着,谁才是真正的小丑啊。”
李大嘴变得不再大嘴,而是装作没看见,继续直播测评他的二手车。
而网络上,人们的议题却渐渐的从宋义生身上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那个宋会长和史劲清的身边是谁啊,怎么也跟着大佬们吃饭啊,有谁认识的吗?”
“不知道啊,估计是什么隐形富豪吧,搞不好是什么二代呢。”
“我看他经常跟在宋会长和史总的旁边,怕不会是什么拎包小弟!”
这些议论,同样也发生在宋义生的公司里,大家对老板宋义生这些天跟顶级大佬们交朋友的事情谈论不休,津津乐道。
只有苏雨珊看见黄勋也在那张合照里,显得就更诧异了。
“黄勋,我真是看不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