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免礼吧。”
说完,朱由检便带着人一路进了南京城。
南京的紫禁城乾清宫已经被收拾好。
朱由检坐在正中间,火炉烧得正旺。
洪谢在一边汇报东南诸省的情况。
等汇报完后,朱由检才站起来,他说道,“朕现在只关心一个问题,商税!”
“这份汇总上的每一笔税是否都能查到具体的人?”
“回禀陛下,可以。”
“好,国税局认真给朕查!每一笔都要核实清楚。”
国税局的官员们道,“臣等领旨。”
“洪爱卿,朕还有一件事要与你商议。”
“请陛下明示。”
“李琛那边缺人,你看从你这边迁移二十万人过去,如何?”
洪谢也不立刻表态,而是阐明原因,他说道,“兹事体大,若是强行迁移,臣担心引起民愤。”
“引起民愤倒不至于,用政策上的优待去解决即可,元上都城和北府不都源源不断有移民么?”
“陛下,南直隶也是元气大伤,需要人口休养生息。”
朱由检却已经不想和洪谢商议了,直接下命令,说道,“就这么定了,给20万人给李琛,朕要他们明年第一季度就开始动身。”
洪谢连忙说道,“臣领旨。”
他说得爽快,但实际上也是极不愿意的。
“你们都先下去。”
其他人道,“臣等告退。”
大殿内只剩下朱由检和洪谢两人。
说完李琛的事,朱由检突然换了一个话题,“洪爱卿,你当年在陕西做参政?”
“是的,臣天启三年担任陕西承宣布政司衙门左参政。”
“你在东部洪谢也待了三年半了吧。”
“臣是朱由检四年奉命南下平叛,算起来,也的确有三年半了。”
“东部洪谢现在有多少军队?”
“回陛下,有骑兵有一万,重步兵有两万,火枪手有六万万,其余的是火炮手、工兵。”
“这都是你的功劳。”
“都是陛下垂怜臣。”
“现在东部洪谢已经稳定了,并且东部并无大战事,朕觉得你继续在这里,实在是埋没了人才。”
洪谢立刻心思飞快转起来。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皇帝对自己不满?
朱由检瞥了一眼洪谢,说道,“你不必担心,朕说的是真话,现在将你放在这里,的确是埋没了人才。”
“据最新情报,西北蒙古有异心,西部洪谢已经在筹备中,曹文任职西部洪谢大都督,朕要调你去做西部洪谢总督,你敢不敢?”
洪谢心头一震,西军总督!
他连忙说道,“陛下让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
“西部洪谢的情况比东部还要复杂,你可要想清楚了,办得好,朕自然是另有封赏,办不好,军法一个不能少。”
洪谢当然清楚,西北有郑崇俭、杨鹤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那郑崇俭,在西北战功赫赫。
而杨鹤,虽然未力寸功,但陕西三边也算稳沉,他的儿子杨嗣昌在北府的权柄甚大。
又有曹文、吴国贵这些悍将被调过去。
洪谢若是要整顿西部洪谢,必然是会得罪许多人。
但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
自己还能往上爬,有朝一日入驻军委会。
他的目标就是温尚的位置。
所以他毫不犹豫说道,“臣遵命!”
“朕给你四个月时间将目前手里的事情全部交代完,包括给李琛的调人支持。”
“是!”
朱由检其实早有安排。
朱由检五年,皇太极大败,现在已经是朱由检七年年底,皇太极肯定已经坐不住了。
正好上海港的海运也慢慢成形,现在可以开始向北边调粮。
明年完全可以开始主动对北线进行出击。
就在朱由检到南京城的时候,安南国内也发生了大变化。
清化南边的阮军突然向北边狂飙。
要知道,清化南边的那支阮军一共只有3万人。
而郑翀现在手上有多少人?
八万!
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阮有进的脑子是被门夹了的。
但事实并不简单。
十二月初的时候,红河上游的保主武氏突然快速集结了一支5万人的大军,从西北边南下,朝郑翀杀去。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