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姨娘?」他隔壁院子那个?宋知剑虽有些讶异,但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毕竟甄平是江宁一带名士,教出来的女儿精通书法也在情理之中。
「是啊!」宋英杰这下真要开始诉苦了。「三叔,宝儿就是因为这事来找你的!甄姨娘会帮宝儿写这字帖,就是因为上次宝儿污了夫子写的字帖,只好去找甄姨娘帮忙……」
于是他从自己常去找甄姨娘听故事学读经,请她帮忙写字帖,边写还边和他说乐毅的故事,一直说到徐氏不准他去找甄姨娘,说得是万分委屈,灵动的大眼都像有眼泪要滴出来。
「这倒是出乎我意料。」宋知剑定定地望着宋英杰,突然说道:「你既学经,就应知道『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
「甄姨娘教过我,这句话是要我们广纳善言,习他人之长,改自己之短,这是大臣写来劝诫周宣王的句子。」宋英杰很快就想了起来。
「所以你不断批评李夫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宋知剑好整以暇地道。
宋英杰愣着,皱起小脸儿思索了一番,突然沮丧地低下头来。「宝儿知道了。宝儿没有看到李夫子的好处,一味的排斥他,也没有把他的教诲听进去,根本没有意会到他山之石,可以为错的道理。」
这孩子果真聪明至极,宋知剑轻嗯了一声。
宋英杰本以为他这番教训是为了逼退自己,没想到他接着又道:「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可以继续去找甄姨娘了,有人阻你,就说我同意的。至于李夫子的课你仍要继续上,他虽然迂腐了点,教学方式也古板,肚子里却是真有学问的,至于要怎么挖出来,就靠你的本事了。」
听到宋知剑的话,宋英杰的小脸儿都亮了起来,马上扬起了笑容。「谢谢三叔!那宝儿去找甄姨娘了!」
接着这孩子便一溜烟不见了人影,倒让宋知剑好气又好笑。
宋英杰走后,宋知剑眼中难得露出的一点情感也收敛了起来,对着身边的随从慎悟淡淡说道:「我不在的时候,甄妍倒是做了不少事,竟连宝儿也收服了。」
慎悟跟在宋知剑身边久了,知道主子其实是个明理的人,不若外界所想那般阴沉易怒,所以说话也比较大胆,甚至面对宋知剑如此冷淡的语气,他也能笑吟地回答,「不是奴才要说,甄姨娘生得美若天仙,能让一个七岁娃儿亲近,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替宋知剑更换朝服时,慎悟还特地让他仔细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饰物,「三爷既然不见甄姨娘,那么她自得其乐也没什么不好,关在府里横竖只能闲着,能做的事可比三爷想像得多了。」
宋知剑看着原本挂在自己身上的金鱼袋,什么时候竟换了绳结都不知道,而且这编法显然比原本那个更复杂更华美,却也适切地搭配着他的朝服,不显得小气。
「还有这个,这些个剑套、剑穗、鞋套、钱囊……」
慎悟又取出了宋知剑没有佩带的长剑,已换了新的剑套,剑把上还装了剑穗,装饰性更强;还有雨日用的鞋套,平时装银两的钱囊……不知不觉地放满了他的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小饰品绣功一流,针脚细密,没有一定的功夫及美感是做不出来的。
最后慎悟指向宋知剑的头顶。「连三爷头上的玉环都换了一个,三爷没注意吗?这些玩意儿,府里那些大手大脚的婆娘们,哪有那样细心注意着帮您换。」
宋知剑取下了束发的玉环,却是发现原本普通的碧玉被换成了黄龙玉,触感柔和色调温润,更衬他身上紫色的朝服。
那女人,倒是用了心啊……
目光微沉,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又问慎悟道:「自伤癒后,我每日下朝倒是都有补汤可喝,日日变着花样,想必也是甄妍的杰作?」
慎悟认真说道:「确实是如此呢!三爷也知道,咱们国公府的厨子、绣娘还有下人什么的,很多都是以前军中阵亡弟兄的遗眷,国公见其孤苦无依,才收入府中做事,他们做出来的食物只求填饱肚子,遑论美味;做出来衣服只求能穿得上,细微处是没法儿讲究的,更别说是绣花了。如今来了个甄姨娘倒是个好的,绣功厨艺都出众,光是三爷那补汤,香得奴才都想偷喝呢!三爷虽没见她,却也没说她送的东西要拒绝,属下见东西好,便都收了。」
这已经不是慎悟第一次强调他不见她了,宋知剑想也知道八成又是一个以貌取人的结果。不过他必须承认,在第一次见到甄妍时,他的惊艳也是紮紮实实的。
虽然那光景,着实香艳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