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仔细一看,发现来人竟是锦衣卫为首,后头还领着虎贲卫、羽林卫等等,与宫中侍卫对峙,心中不由大定。
就算遗诏立五皇子之事已无法改变,至少众人似乎保住了一条小命,虽然己方仍然势弱,但真要打起来还有得拼。
赵氏不可能用这种自伤八百损敌一千的同归于尽招式,为了夺权把自己的势力都削弱,这样就算福子胜坐上大位也不长久。
福子渊心知这应是华惟深安排的,他恐怕早预料到会有今日这一幕,却不知为何在这等鱼死网破的紧要关头仍不见华惟深出现。
赵氏见双方对峙,但她的人马仍然是强势的一方,心中虽然不甘,却也知今日之事最多就是这样了,反正那些乱臣贼子待五皇子登上帝位,还可以慢慢收拾。
于是赵氏说道:“陛下慈悲,岂能看你们在此自相残杀?遗诏既已定下五皇子继任皇位,就算你们再怎么不甘心,也成了定局,把刀都放下吧。”
这些对峙的侍卫们虽然各为其主,毕竟彼此都有交情,能不打起来就不打起来,所以在偷偷瞄了眼各家主子之后,都听话地放下了刀子。
赵首辅见机附和,“五皇子继承大统,微臣拜服。”
“五皇子继承大统,微臣拜服。”
一些赵首辅麾下的,还有跟风拍马屁的、立场摇摆的人们,全都拜了下去,认清现实支持五皇子,而福子渊及其支持者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没有动作。
他们都知道五皇子继位后,接下来自己的情况不会太好,既然下不下拜结果都没差,那他们干么拜?
一场差点充满血腥的接位宣诏,就这么在充满悬疑的情况下结束,由五皇子福子胜继承大统。
干清宫前原本一场可能清洗百官的杀戮,因为华惟深的提前安排,保住了诸多官员嫔妃的命,许多人暗暗感激他,但他却始终没有现身。
在皇帝大行之后,到五皇子登基之前的这段期间,由赵首辅监国理政,一个又一个的政令下达,快狠准地稳定了朝中情势,也为日后的混乱埋下伏笔。
首先是大皇子福子渊因不服遗诏,被幽禁在撷芳殿思过,待新帝登基后福子渊若表示悔改,再行封王设藩之事。而撷芳殿里的乐平公主福瑞雪,彷佛被众人遗忘,默默跟着一起被幽禁起来。
福子渊一落难,他主导的新政改革自然跟着停摆,即使诸多中央及地方官员都请求勿要废止新政,否则已付出的成本将极为可观,但赵首辅却是一意孤行,那些支持新政的官员,贬官的贬官,调职的调职,连户部侍郎蒋聪都被狠狠打压下去,调离户部改任鸿腌寺卿这种不痛不痒的职位,完全离开了六部的权力核心。
再来是先帝福康年暴毙的原因被赵首辅公布出来,竟是元熙真人让先帝服用了有毒的丹药,造成先帝龙体快速衰败,导致驾崩。
元熙真人自是被抓了起来处以极刑,当他被处决之时,菜市口万人空巷,奇怪的是他并不为自己辩驳什么,亦不挣扎,乖乖被枭首示众。
人们唾骂指责元熙真人,连龙虎山上的正阳观亦被封了,可是这样似乎还不够解恨,众人的矛头蓦地指向了消失不见的凤翔侯华惟深。
因为元熙真人是华惟深所迎回的,所以便开始有了先皇会去世,其实有着华惟深手笔的谣言传出,华惟深利用元熙真人达到弑君的目的,所以才会在先皇驾崩之时就避不见面,如今新皇登基在即,他仍消失无踪,足以代表着他的心虚及罪恶。
然而即使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已被拔掉,但他一日不出现,锦衣卫的大权就一直无法顺利交接。
“……这消息一听就很不合理啊!爷……我是说,凤翔侯去迎接元熙真人,原就是先皇下的令,又不是他主动要求的,怎么能怪他?而且他很讨厌元熙真人,不只一次当着先皇的面痛陈其非啊!”
撷芳殿中的小雪听到福子渊与她说起朝廷近况,先是目瞪口呆,之后讲到关于华惟深,她压根是直接炸毛了。
“凤翔侯设计毒死先皇有什么好处啊?皇位又不是他继承!”
她原本还掴着银狼,这么一激动,差点没把它的狗毛给拔起来一大把,银狼唉叫了一声,回首怒视她,但看她惊恐生气的模样,浑身的气势又散了下去,转首索性将头埋在爪子里,任她蹂蹒。
听到她宁称呼先帝也不愿称父皇,福子渊有些心酸,他是大皇子,又是父皇挚爱的端敏皇后所出,至少还享受过天伦之乐,但小雪从小就被抛弃在冷宫,第一次见到父皇,就是最后一次,能怪她生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