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老人主动上前攀谈,更是令苏大爹受宠若惊,待后来几次往来,云溪老人才发现苏家有女天赋惊人,此等绝世美才可遇不可求,让年过古稀的老人家又起心动念,非收这个稚龄女儿家为徒不可,缘分便这般深结而下。
去访云溪老人,苏大爹雀跃无比,在老人家面前完全变成双目闪亮亮、腴颊红通通的「仰慕者」,若与老人家聊起关于治玉的事,更是不得了,得庆幸有苏仰娴在一旁盯场,要不然当真是话匣子一开、没完没了。
从城中着名的馆子外带几道佳肴,苏仰娴又亲自下厨炒两盘青菜,父女俩陪着云溪老人用了一顿午膳,收拾妥当后才别过老人家返回城里。
苏大爹才返家便倒头呼呼大睡,苏仰娴没有午睡的习惯,午后,她应了明芷兰所请,去明家开在东大街的玉行帮忙掌眼。
原本同行相忌,即使她不甚在意,却不知别人心里作何感想。
但如今她家的「福宝斋」歇业,这层忌讳便被淡化了几分,而明家那边又知道明芷兰与她交好,遂透过明芷兰私下相托。
她绝对是要卖自个儿的手帕交这个面子。
明芷兰在明家的处境,她多少是明白的——
一个失宠姨娘所生的庶女,上头有强势的嫡母和几个嫡出的兄姊压着,底下有不择手段要搏出头的庶妹庶弟们,芷兰脾性又是极其温婉、不擅言词的,虽说以往「福宝斋」在生意场上曾被明家下过几次黑手,但芷兰既然硬着头皮来到她面前,替明老爷开这个口,她苏仰娴为了挺好姊妹就断不会拒绝。
玉行里有句老话,叫作「玉石无专家」。
意思是说,即便是受众人信赖的老手,在一开始的相玉选料上,没有人能彻彻底底相准。
但,她一向很准。
她甚至较恩师云溪老人还准确,而相较她的三位师哥,那就更不在话下。
所以明家会腆着脸要明芷兰来相请,不无道理。
今日她被迎进东大街明家的「明玉堂」里,在场还有十二、三位治玉老师父,一瞧那阵仗,摆明是众家老手相不准,意见甚是分歧,一票人谁也不服气谁,全「虎视眈眈」等着她的看法。
那是块相当罕见的木变石,黑到发亮,质地坚硬,却出现木变石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完全澄透,既黑又透,细腻润泽,让玉石上特有的木质纹理呈现流水荡漾的效果,才使得一些老手们认定是黑晶玉。
她详细道出己见,对老手们的提问一一作答,底气十足。
离开「明玉堂」时,她不知明家那些治玉老师父们有没有被她说服,她也不在意他们听不听她的,她心头笃定得很,这一次依然看得真真的,绝对无误,倘是明家没有采纳,到头来真相大白的代价就是毁了他们手中那块木变石,而那已不是她能管得上的事。
有些事管不来,但那些能做的,她尽量做。
她对送她出门的老掌柜一再表明,说今日之所以无条件相帮,完全是看在明家芷兰小姐的分儿上,会那么说,实就是盼芷兰在家中能好过一些,盼自己在帝京的这一点点虚名和微薄之力,能帮芷兰在明家提一提地位。
傍晚时分她返家,一脚才跨进自家大门门槛,家里目前仅余的一双老仆婢——川叔和川婶,已朝她围来。
以往「福宝斋」生意兴隆时,光是伙计就招了十来个,粗使的仆婢也有七、八位,后来店铺歇业,苏仰娴便把底下人给辞了,想继续待在古玩玉器行的伙计,她就帮忙找门路、安排地方,帮不上忙的,就多给些银钱。
而川叔和川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来到苏家做事,真如同一家人,「福宝斋」尽管取下招牌,不再有大作为,夫妻两人也没想回乡,仍留下来继续照看他们父女俩。
「怎么……呃!发生何事了?」
苏仰娴双臂被他们一人一边分别抓住,惊得一双清亮大眸瞠得更大,心头直跳。
「叔、婶,是不是我爹的病又发作?他人呢?莫非又跑出去?」
之前发生过一回,苏大爹溜出去后认不得返家的路。
那次幸亏有好心人帮忙,认出苏大爹身分,才把坐在洛玉江边哭得满脸涕泪的他送回东大街「福宝斋」。
「不是的、不是的!」川婶压低嗓子忙道,川叔则猛摇头。
「不是……吗?那就好、那就好。」苏仰娴登时吁出一口气,「那、那到底怎么了?」
川婶眨眨眸,表情掩不住兴奋。「小姐,有个年轻俊俏、俊到没边了的公子爷来找您,当真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