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倒也是真,陆世平是知道的。
府里若有仆婢病了,所受照顾确实周全,但她的喉伤若要养好,并非几帖药就能解决之事,所以才觉不妥。
只是见他这祥,听他这么说,她再有推辞之意就太不知好歹了。
“那、那奴婢谢过三爷。”
他还是冷哼。
“你这声谢,来得也太慢。”
她无声笑了笑,不在意他的嘲讽。
她再靠近两步,近到一抬手便能碰到他衣袖,道:“三爷,这盲杖已然做成,三爷试拿看看可好?”
苗沃萌被她轻轻扯袖,顺着那力道,他举起袖,掌中随即被递进一把木杖。
他轻挲拇指,触感极为细润,木杖粗细恰合他掌握,且在靠近杖首的地方微地一捺,该是她有意削出的记号,让他一抓杖子就能握在最合适之处。
他起身,盲杖点地,来回走了几步。
俊庞故作面无表情,偏偏染了霞红,像收到喜欢之人所赠之物,难掩欣愉。
他那神态颇耐人寻味,可惜陆世平没心神去弄懂他的矛盾神情。
见他使得颇顺手了,她心略安,静吁出一口气,道:“三爷有杖子可用了,在府里走动就方便许多,再请小夏和佟子多看顾,奴婢想……想明儿个跟三爷告个假。”
苗沃萌闻言蓦地顿住步伐,长指仍静静挲着木杖。
“告了假,想做什么?”他状似随意。
“奴婢想出府一趟。”
“出府又是为什么?”
“奴婢想……想去探望一位亲戚。”
“露姊儿那位亲戚住得近吗?”
“唔……算不上远。”她呐呐答道。
苗三爷玉颈轻垂,五官低敛,状若沉吟,又如拟思,却问:“一日当能回?”
“能。”边答边用力颔首。
他忽地抬起脸,唇上有淡笑。
“那好,我等露姊儿回来用晚膳。”
***
翌日,天方鱼肚白,陆世平连早饭也没吃,人已踏出苗家‘凤宝庄’大门。
离“凤宝庄’最近的渡头得走上半个时辰的路。
往渡头路上,遇见一名赶着骡车进城的大爹,大爹很好心地载了她一程,还送她直到渡头。
下了骡车,她连声道谢,事后才觉怪,似从头至尾都没能瞧清大爹那张圆笠下的脸是何模样,只知对方有把浓密落腮胡。她甩甩头不多想了,连忙雇船,还怕一大清早船家们无谁上工,却见渡头已有一艘小蓬船张旗揽客。
问过船资,那身形梢落的黝脸青年说她是他开张营生的头一位客人,因此仅算她半价,她当下便上了小篷船,往湖东而去。船在湖上行啊行、进啊进,直至午时才抵达她的目的地。
那名黝脸青年还主动跟她敲定回程时刻,说时候一到,定在她下船的渡头相候,送她返回。
遇上好人了呢!她心想。
然思绪再转了转,仿佛有什么不太对劲儿,总觉得……觉得黝脸青年瞧起来,嗯……有些面熟啊……
唔,她是不是在哪儿曾见过?
***
月上树梢头,早过了晚膳时候。
竹僮们让主子问完当日功课后,已被遣回自个儿房里歇息。
“凤鸣北院”一片阗静,只除庭中春虫唧唧,而唯一留了盏小油灯的正是主子寝房。幽微火光映在苗三爷脸上,神态轻淡,但长目隐约霜寒。
坐在榻边,他静静听着黝脸青年的禀报——
“爷,原来您让大爷从江北急召景顺回来,是要认一认那个露姊儿啊!”搔搔耳朵笑道:“吓得小的以为出什么事了。”
“结果呢?”苗沃萌单刀直入。
景顺正正神色。
“结果是……欸,爷啊,她今儿个就往‘樨香渡’去啊!一早先是严护卫假扮赶骡车大爹送她到渡头,当年小的跟着爷一块儿往湖东‘幽篁馆’去,湖上落雨的那晚,严护卫也在舫舟上,当时也跟那个鹅蛋脸姑娘打过照面,那时虽隔雨幕,且天色已晚,但今日一见,严护卫说有八分像。咱后来跟那姑娘在篷船上聊过,便觉有九分像,但后来在‘樨香渡’尾随她而去,最后见她去找当年那位毒舌坏脾气的鼓琴老人,九分像立即变成十足十,还真金不怕火炼哩!那个露姊儿啊,不是当年那个好脾气的鹅蛋脸姑娘,还能是谁?”顿了顿。
“爷,是说这也奇了,她没事溜进‘凤宝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