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海防 (四)
三蒲友富中佐和日军的很多军官是一个心理,他们根本就没有瞧得起任何中国军队,特别是这些游击队武装,基本上都是被皇军打散打残的支那政府军,网络一些和皇军作对的平民百姓,又没有什么武器弹药来源,三五个一伙,几十个一群,最多的也能有上千人,可是这样的部队就是连皇军的一个中队都对付不了。
三蒲友富中佐没有明白大岛茂这个笨蛋怎么回事,一个中队的皇军,竟然全军覆没,连消息都没有传回来,看来一定是大意而中了支那人的诡计。这样的情况下看来占领赣榆的一定是一个狡猾的人,有这些原因,三蒲友富中佐还是谨慎不少,这是两个步兵中队,加上三十人的大队部,一共四百多人,还有一个炮兵中队和弹药班的人,加上辎重中队,整个大队七百多人,在三蒲友富中佐来说,他已经足够重视这些占领赣榆的支那人了。就他这一个大队的七百人,击溃支那政府军的一个团没有任何问题。
何况一个传令兵都没有拦住,证明这支占领赣榆的部队战斗力也十分有限。毫不担心的向赣榆前进。临沭到赣榆根本就不远,还没有到中午就已经到达了石梁河。看着上面完好的桥梁,三蒲友富中佐冷笑一声,他无法判断这个占领赣榆的游击队是不懂还是没把皇军放到眼里,竟敢这样不加防范,留下一个班的士兵坚守石桥,带着其他的部队杀向赣榆,三蒲友富决定杀进县城击溃这个游击队以后应该在这里杀人立威,否则这些支那猪是不会害怕大日本皇军的。就在他想入非非的时候前面传来枪声。他的精神一振。
在道路上开枪的就是这个临时的保安队,雷战走的时候打发人去通知东方玉,让她派人接管赣榆。
东方玉接到消息以后觉得连云港在中间,灌云在南面,海州在西面,而赣榆就在北面,正好三个方向保护连云港,因此赣榆不能轻易丢掉,那是连云港的北侧屏障,立即让杨剑派出一个营的部队进驻赣榆,同时在赣榆稳定地方经济。为了了解当地的情况。安排好防务。东方玉带着第一团第三营亲自来到赣榆。
东方玉不是雷战,她了解的事情比较杂,知道赣榆是连云港的经济圈之内的一个县。受沿海开发的影响,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地区,可是听到雷战说这里非常贫穷,感到奇怪,因为日军占领赣榆不过十几天的时间,就是再掠夺也不可能把一个富裕的县城变成像是多年贫困的地方一样。到达这里以后,东方玉才知道赣榆的穷困原因,人烟稀少是因为鬼子的烧杀抢掠。可是这个地区的贫困却是和这个县的前几任官员有关。
灌云和海州的县官都是本地人,他们也贪,可是本乡本土的不敢太过分,再说了多少还有一点乡情,对地方还是有一部分的投入,这样这些地区说不上富有但是还说得过去,可是赣榆却很倒霉,这里的几任县长都是其他地方来的,根本就是没有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只知道迎合上司,对地方是没有投入只有收刮,让这些官员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赣榆是介乎两个行政区中间,江苏省和山东省的中间,对于地区行政划分一直是今天归他,明天归他。没有一个定论。官员就跟走马灯一样,再加上很多人也是说不上是哪个省的。被国府行政院派来的县长都是捞一票就走人,哪管地方百姓的死活。
本来就已经这样的一个地方,日军为了将来占领连云港打算由这出兵,因此占领这里,由于当时在这里抗击的部队是西北军的一个连,拒绝撤退也拒绝投降,和日军打了一天多,最后全军覆没。因此日军占领赣榆后是报复性的大开杀戒,很多赣榆人被杀。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大岛茂少佐又是一个杀人狂。让赣榆的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现在赣榆的人连一半都不到。让这个本应该是鱼米之乡的海滨县城变的破败不堪,民生凋零。
东方玉带领第三营到达这里,东方玉很清楚赣榆县六七十公里的海岸线根本就没适合登陆的地方,因此海上是很安全的一个地方。威胁主要是来至于内陆。紧邻着向东北方向就是十字路,已经有鬼子占领哪里,正面是临沭,不远处就是日军占领的临沂。南面就是连云港。
往郯城方向有石梁河当着日军过不来,这个地方只有来至临沭和十字路的威胁,只要守住这里,就能保护海州连云港的安全,因此上让那个雷战收编的保安队驻守在石梁河的这边,第三营在朱仓镇到黑林镇一带驻防。在那一边修筑防御阵地。
东方玉把精力用在整顿赣榆内部的问题,这里暂时还是可以出海打渔,因为日军的军舰没有进入海州湾,不过有时会有巡逻艇在这一带经过,看到中国渔船就开炮击沉。因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