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的陈军还在欢呼,突然传来一声号角声
“呜……呜……呜”(不要在意战鼓还是号角这些细节,就和你不用在乎狗作者是不是在水文一样(づ ●─● )づ)
陈军视线里出现一条黑线,随着黑线越来越近,终于显露出了本来面目。
前排是身穿黑色战甲,手持大盾,头戴头盔,敷面甲,手握长刀的前排防御手。
紧随其后的是身穿黑色战甲,手持长枪,背着连弩的长枪手。
后面是身穿黑色战甲,右手长刀左手圆盾,背着连弩的刀盾手。
然后是身穿黑色战甲,手握长刀背着弓箭的弓箭手。
这是高顺的陷阵营
阵型中间一位一身黑衣,头戴乌纱,手持宝剑,脚踏黑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面色肃容的将军。高顺出场
后面是手里握着长枪。一身黑色的软甲,头戴黑色软盔,腰间束着同色软带。的普通明军战兵。
明天踩着鼓点,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城头而来,鼓点声,甲胄摩擦声,兵器碰撞声连成一片,刺激着陈军的心脏。
这钢铁洪流真可谓是(此时此刻我只想吟诗一首(●—●))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高顺长剑一指
“攻”
陷阵营层层递进,来到城墙前一百米处站定
“风”
长枪手,刀盾手拿出背后连弩,极速三连射,背上连弩继续前进。
弓箭手拿出长弓,弯弓搭箭,二连射完成,背上长弓继续前进。
满天的箭雨向城头袭来,城头刚才还在欢呼的陈军四处躲避,可惜效果不大,不断有人射倒在地不断哀嚎,有的直接惨叫着滚落城下。
城头插满了箭支。陷阵营顺着台阶而上,来到城头,组成攻击阵型,前排大盾,中间长枪,后边刀盾手防护着弓箭手。
“进”
顺着两边台阶上到城头的陷阵营如同机器一样的不断前进着,收割着白袍军和陈军士兵的性命。
后边的普通明军战兵紧随其后也开始冲上城头。
陈军激战了几个小时,好不容易剿灭了城头明军,哪怕是偷袭,自身损失也是达到近2-1,城头的两万明军让他们付出一万白袍军一万多普通士兵的代价。
此时他们正是精疲力尽之时,哪是陷阵营的对手,不断后退,直到都被赶下城头。
城外陈庆之看到城头的黑色死神一般的士兵,深吸一口气,压住火气,传令道
“鸣金收兵”
刺耳的鸣金声传遍战场,陈军如潮水般退去,最后边的陈军死命奔跑,如同后边有疯狗(作者)在追一样。(哎,我就自己骂自己,我看你们还能骂我啥(●—●))
高顺来到朱儁旁边,面无表情的检查了一下,然后下令道
“让军医包扎一下,然后让马车把他送到京城,一路小心看护,不可太颠簸”
高顺的脸上好像永远没有表情一样。
交代完后开始接手防务,救助伤员,清扫战场,清点战损。然后写成战报给姜维和李旭分别送去一封(是不是想问为啥朱儁的马车去京城,不让捎着?别问,问,我就骂你(●—●))
三天后,高顺接到李旭的任命,任命高顺为阳平关都督,带领麾下部队,并李存章所部驻守阳平关。所缺部队上报兵部,兵部会给他补齐。
韶关虽然成了内关,但还是需要人驻守,高顺派麾下一个校尉带领本部人马五千余人前去驻守,
高顺所部本来有三万多人,现在只有不到两万了,李存章有一万五千人,损失不大,现在还有一万余人,高顺现在只有三万人,但是守护阳平关还是绰绰有余。
朝廷后续兵马已经补齐了,姜维有了兵马也能安排了,刘仁瞻回守雁门关,夏侯尚驻守玉门关,柴荣驻守上京,曹休驻守燕京,其余各郡都派了城防军和守将。
阳平关外,陈庆之撤兵了,不过只是他自己撤了,他在阳平关外修建了一座要塞,派韦孝宽带领一万白袍军四万陈军驻守,韦睿带领三万大军驻守南五郡,自己带着曹景宗回南陈都城了。
这次他功过都很大,兵不血刃拿下南五郡,又在阳平关前后损失了近十万大军,让南陈都有点伤筋动骨了,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