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此刻不吐不快:“那易辛其实是我控鹤监发现的。”
张昌宗这话一出口,立时就觉得自己犯了大忌。普天之下,什么都是皇帝的,易辛也不例外。
他心中暗暗责怪自己,不该在太平公主面前失态。
他抬眼看向武则天,只见她端坐高位,神态从容不迫,眼神如水,透着几分威严。张昌宗心中一凛,赶紧垂下头去,不再言语。
这时,太平公主轻声开口,声音如银铃般悦耳:“张大人说笑了,我与您之间又何曾计较过这些。”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温婉的笑容,眼波流转间似乎在说“我就是姿态比你高,混得比你好”。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缓缓开口:“你们皆是朕最信任的人,应共襄盛举,何必互相较劲。张郎勤加学习,必可有所突破。太平,你也要谦虚待人,多和别人商量。张郎可以多向易辛学习啊!”
太平公主蹙起秀眉,含怨望向武则天,眉宇间尽是不平。
她抿抿樱唇,婉转开口:“母后,易辛是我的,凭什么让他学去啊?”
武则天不为所动,淡然回道:“你们都是天家子民,皆应为国分忧。此举乃为磨砺你们的学问,将来造福社稷。“
太平公主垂下眸子,脸上尽是不甘。
武则天端坐凤座,神色严肃地说道:“朕近日来在想,唐与吐蕃交战数十载,互有胜负,自我登基以来,吐蕃犯边更甚。此番必须兴师问罪,彻底击溃之。”
太平公主和张易之闻言均是一惊,迅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太平公主明白眼下吐蕃犯境,边疆危急,此举势在必行。她忙正色回道:“母后英明,儿臣定会全力以赴,为国效力。”
张易之也跟着行礼说道:“微臣愿率领精锐,深入吐蕃腹地,为国复仇。”
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朕已在征召禁军与各路节度使,准备充实边疆兵力。你们也要设法,采集吐蕃的虚实,制定进攻方案。”
此时,宫外传来阵阵铿锵战鼓声,原来禁军新兵已经开始训练。武则天听了心中一喜,望着二人满意地点点头
张昌宗皱着眉头,口中说道:“陛下,金城公主已送到郭元振手中,他却迟迟不给答复,怕是另有所图。”
武则天听后神色一凛,冷声道:“朕自有分寸,你只管快快出征,别在此胡思乱想。”
张昌宗脸色一沉,心知失言,忙跪下请罪。
武则天这时缓和了神色,轻叹一声:“郭元振乃貔貅不驯之辈,朕交付金城公主,正是想收纳人心,免除后患。他若敢有二心,定会令其死无全尸。”
张昌宗稍感宽慰,又忧心忡忡地说:“只怕他趁机在边疆生事,给大唐招来乱子。”
武则天沉吟片刻,然后傲然说道:“就算他反了,有朕在此,大唐江山万万年无忧。你只管全力准备出征之事,有朕坐镇帝都,绝不会让乱贼得逞的!”
武则天沉声道:“太平,你速速前往安西四镇,联络吐谷浑,商议合作对付吐蕃之事。”
张昌宗闻言大惊,忙道:“吐谷浑向来反复无常,投靠吐蕃抗拒我大唐。如今反过来拉拢他们,不知是否可行。”
武则天不动声色,说道:“我大唐正值盛世,吐蕃势力扩张,吐谷浑自会考虑投靠我们,共击强敌。你只管前去联络,看他们究竟意欲如何。”
张昌宗拱手应道:“微臣明白了,一定全力而为,争取吐谷浑的支持。”
太平公主也急忙领旨,准备亲自出使安西四镇。她暗想,吐谷浑素来反复无常,这次必须运用外交手段,争取他们助我大唐一臂之力。
武则天看着二人,冷然道:“我大唐正当盛世,必将重新焕发雄风,击溃吐蕃鞑虏。你们务必使出真功夫,为国效力。”
太平公主和张昌宗齐声应道:“谨遵圣旨!”
易辛独处偏院,跟随着系统提供的功法,一心沉浸在武学上。他随手抄起长枪,双眼微闭,神思专注,枪法浮现心头。
只见他身形跃动,枪法如飞龙般凌厉,每一式每一势均是天衣无缝。他全神贯注,手中长枪有如活龙,威不可当。
练功完毕,易辛微微喘气,满意地点点头。他暗想,有了这门绝世功夫,将来定能助太平公主一臂之力,为国家出征立功。
这时,彩霞端着茶水走来,敬献上茶点。
他放下枪,坐下品茶,思绪万千。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正为进攻吐蕃忙碌,易辛虽不能参与军国大事,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