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刘璋在三国 > 第64章 临近新年

第64章 临近新年

简阅百鬼。若鬼为人祸害,即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故而人们为祈求一年平安,便于元日在门上贴神荼、郁垒像,或用桃木板写上二神名字,挂在门上,称为桃符。

还有的是贴钟馗像,或者其他无名的门神。而贴门神之俗现在演衍出了挂年画一俗。

而桃符除了画神像,还有写春词或祝祷之语的。也有的将直径一寸左右、长七八寸的桃枝一劈为二,在上面写上祈福禳灾的词句,将其钉在门前的泥土里、以像“度朔山”上的桃树。宋代还有撰写桃符对联的风俗,这种桃符对联又名春帖,也就是现如今的春联。

挂千又称门笺或挂签、挂钱,一般用红纸剪成,也有用彩纸剪成,长方形,上部为各种剪纸图案及吉祥语,底部为流苏式。春节时挂在门上以图吉利。

也有挂兔头之俗,人们取兔头,或兼用面蛇,或用竹筒盛雪水,与年幡、面具一起挂于门额上,以示镇邪禳灾。

过年的时候,人们还会饮椒柏酒,椒柏酒是用椒花和柏叶浸制的酒,时人认为,椒为玉衡星之精,食之使人年轻;柏是一种仙药,食之能免除百病。除夕饮此酒,其意义在于预祝各人在新的一年中身轻体健。饮酒的顺序也颇为特别,年龄最小的先饮,年龄最大的后饮。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煮制桃汤并饮用,以祈求平安健康、驱邪避凶。桃汤以桃枝、桃叶、桃茎等煮成。桃在古人中,具有驱邪伏鬼的法力,饮桃汤,寄托了人们驱除邪气、镇压百鬼的良好愿望。

人们在这一天还会投麻豆,麻子和赤豆在古人眼中有避瘟疠的作用,故除夕这一天又有投麻豆之俗。传闻人们会将麻子和赤豆各七粒(共十四粒)投入井中,以求得一年之平安。

禳兵灾,意思是消除兵灾,除夕禳兵灾之俗盛行于蜀地。传闻每年正月一日,成千上万的士女来到成都安福寺塔下,燃香挂幡,以禳兵火之灾。

这些就是洛阳普通人的过年方式了,世家大族自然是另一番光景,刘璋从腊月二十开始就没闲过。

冀县的外城城墙终于竣工了,这对于刘璋来说可是大事,刘璋赶紧来到冀县,视察了一下刚修好的城墙。

由于上次袭击的事情,冀县的城墙又得到了加高,还增设了很多防御设施,外城城墙底部宽五米,顶部宽三米,高六米,南墙长四百米,东西城墙长三百米。

完工后的冀县城,才是名副其实的洛阳卫城,当所有防御设施都完工后,刘璋相信如果城中有两万兵士驻守,可挡十万大军围攻。

而且冀县还将拥有完整的护城河,城内储存了大量粮食,城内还有地下水井,后山还有可饮用的溪流,可以说当冀县彻底完工以后,将能承受十万大军围困一年而不破,这才是刘璋心目中的大本营,从明年开始,他会把重心从洛阳城逐渐转移到冀县来。

徐晃跟刘璋详细介绍了冀县还没完工的防御设施,城内的民居离城墙还有百米远,这是预留出来的翁城范围。

翁城将会把冀县军民分开,以后驻军住在翁城,百姓住在外城,内城和翁城将作为军事重地,不允许百姓进入,这样一来军队不存在扰民,百姓也不会打扰到军士训练,一举两得。

城墙上有一人高的墙垛,如果敌军来攻城,士兵们可以蹲在墙垛后边防御对方的箭支,也会大大增加攻城难度。

城墙上每隔二十米会修建一座,底部三米宽,顶部一米多宽,高四米多的箭塔,这个建筑是为了增加弓箭手的视野和射程,也可以当做了望塔使用,平时箭塔上有两名弓箭手驻防,一旦有战事发生,一个箭塔可以容纳四名弓箭手。

冀县近千米周长的城墙上密布了近五十座箭塔,如果真有敌人,会让他们体会下什么是绝望的,由于城墙的宽度和箭塔底部的宽度差不多,可箭塔的宽度又不能缩短,所以徐晃计划用四根铁柱,作为箭塔的底座,这样一来就能空出人行道,又能增加箭塔的防御,唯一的坏处就是会用到很多铁,这将大大增加了建筑成本。

刘璋听后大手一挥,修!必须修!自己的大本营,怎么安全怎么来,不要怕钱不够,他刘某人如今穷的就剩下钱了,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城墙上还有五十架床弩,和箭塔一样,也是二十米摆放一个,墙垛上提前预留了射击孔和观测孔,保管叫敌人有去无回。

这五十架床弩中,有十架是糜竺以前费了老大的劲搞来的,剩余的则是刘璋借助徐荣的关系从军营中弄到的,反正那些军老爷只要你有钱,他啥都敢卖,徐荣新上任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看不见,还给他们暗中牵线。

毕竟东西是公家的,可这事却是老板要求的,大小王徐荣还是能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