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刘璋在三国 > 第60章 行冠赐字

第60章 行冠赐字

刘璋真的有事要忙,因为他要开始加冠了,在古代,加冠以后就证明你是一个成年人了,家族长辈也会把你当一个成年人对待,会适当的放你出去历练,也就是说你不再是三岁小孩了,而是四岁了哦,小伙子你要学会自己挣钱自己花,不要天天想着啃老啊!

冠礼,是中国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嘉礼的一种。冠礼表示男子成年了,可以婚娶,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一般由氏族长辈按照礼仪流程举行。

冠礼起源于周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冠礼具有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冠礼表示男子成年了,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汉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饮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

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

《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

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的私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冠礼也由最早的二十周岁逐渐提前,到东汉时期,这个年龄已经不是固定的了,视情况而定,一般都是十六岁,有些会更早,十四岁或者十二三岁就开始行冠礼了。

这个分好几种情况,比如皇帝驾崩太子年幼,这种情况就会提前行冠礼,十二岁都不奇怪,因为行冠礼以后新皇帝才能开始亲政,那自然会越早越好。

还有一种是父亲早亡,家里的长子要担起一家之主的重任,这种情况下也会提前行冠礼,最迟也不会超过十四岁。

到东汉时期,大部分世家大族子弟都会在十四岁就行冠礼,因为不行冠礼就代表你还没成年,没成年就不能娶妻,不娶妻怎么联姻?别人都提前行冠礼了,你不行冠礼能行吗?到时候好人家都被别人娶走了,到你估计就剩下歪瓜裂枣了,由此可见,古人也深谙“卷”之道啊,卷死你。

而且到东汉时候,已经不行占卜了,而是根据自己的生辰决定行冠礼的日期,在生辰前三天先祭祖,告知祖宗自家又出了一个好儿郎,希望祖宗保佑他以后一帆风顺、事事平安、平步青云之类的。

可见中国的男人是最累的,小时候听父母话,长大后听老婆话,老了要听子女的话,死了都不得安生,逢年过年还在你坟前念叨着,让你保佑他们平安。

对于行冠礼一事,刘璋是很在意的,因为这关系到他和蔡琰的婚姻,还有能不能出去办事,如果不行冠礼,大概率他明年是不能去其他地方赈灾的,除非他偷偷跑。

刘焉更是重视,这是他最小的儿子行冠礼,他怎能不重视呢?对古人来说,男孩最重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