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在春柳阁内,有个年过半百的人出现在天字号套房内。
这个人穿着朴素,脚下无声,如果没有特别关注他,似乎就很容易忽略他的存在。
可认识他的人非富即贵,他就像有些人的指路明灯,只需要他静静站在那里,那就是方向。
文望,长阳朝太师,百官之首。这就是他最简单的注解。
房间很大,足以容纳百人。
这种地方本来不是文望这样的人该来的地方,可没办法,他今天憋不住了。
对,他想要释放某种信号,吸引其他官员的支持。但由于事关重大,他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召集人。
春柳阁,听这名字就是热闹的地方,这里鱼龙混杂,更容易掩人耳目,所以文望太师选择在这里商议大事。
文望是长阳的太师,是位极人臣的高官,他想要更进一步,那就只能是谋反。
不过这条路很艰难,在他头顶还有皇家,还有大将军府,特别是大将军府的存在,让文望太师的地位卑微得像个透明人。
这样的日子太憋屈,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当出现万金甲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如果长阳变得很大,他就可以建议再设像大将军府那样的陪都,那么按资格这个府他就是最有力的争夺者。
所以他要搏一搏,希望在百年之后为自己子孙搏个世袭罔替的官位出来,就像大将军府那样。
没多久,房间里陆续来了很多人,他们个个乔装成风流模样,就是没有半点官样。
今天朝会上大部分官员都到了这里。
太师椅上坐着太师,形若枯木,看起来就是个与世无争的闲散人。
他这个人心里想的还是要做的,都不会亲自开口。
吏部尚书这时候开口说,“各位,今天的结果我相信大家都不满意,所以请大家来这里商量对策。各位大人,有什么好的建议那就说说吧。”
所有人都像是看到了希望,开始讨论所谓的对策,不过想来想去,他们都没有想出什么好的主意。
今天的情况他们已经清楚,没有兵权,他们连大声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察言观色地给陛下建议。
等大家没有头绪的时候,吏部尚书又开口说,“各位大人,要不我们请官如何?”
请官就是要求发配到地方任职。朝廷宽仁,要是官员没有犯下大错,就算有人主动辞官也不会直接批准,而是先让他到地方反思一段时间,再让他决定是否继续为朝廷效力。
这种事一般是受到朝中其他官员排挤或者打压才会出现,像今天这样无故请官的,还是第一次。
大家有些不理解地看着吏部尚书,又看向一言不发的文望太师。
“以退为进,或许还有出路。”太师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又闭上了眼。
至于能领悟多少,那就看大家的悟性了。
太师的话如果不能理解,那就说明自己太笨,所以大家并没有追问,都纷纷同意。
他们相信太师这么做必定有深意,只要跟着太师走那就不会有错。
既然大家来到了这里,事情也有了方向,那就得体验体验这里的特色,于是官员们也没有急着走,留下来去了各自的房间。
太师的房间里只剩下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算得上太师最信赖的人,所以他一改刚才的静默,变得精神起来。
那晚,太师说了很多细节,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细节。
等说完,吏部尚书有些不解地问,“太师,这些事怎么不和其他同僚说,毕竟他们也是我们的人。”
文望冷笑,“他们的确和我们是同路的人,可是别忘了,我们长阳还有个巡查司的地方。”
吏部尚书听到巡查司三个字,感觉房间里的气温都降低了很多,他有些后怕地问,“太师,你不会是说刚才的人里面有巡查司的人吧?”
“要是能让我知道,那他就不用在巡查司里待着了。”太师很坦然,仿佛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不过,既然我不知道,那就是有。”
吏部尚书更坚信自己没有跟错人,连连点头称是。
春柳阁的会议结束没有多久,女皇的御书房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陛下来回思索,心说这太师到底想干嘛,以他的地位,稳住现在的局面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和太师的想法不同,陛下打死都不觉得太师会造反,因为她知道太师没有这个能力。
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