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因为靠近内陆,紧邻中原地区,成为太行山一带的运输要道。
华北地区去年遭受蝗灾肆虐,粮食产量锐减,百姓生活困难。导致匪徒活动猖獗,他们趁机作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安。
王武带领着百人军士护送粮草至壶关。
运粮车队有百辆牛车,百辆驴车,雇用的杂工有五百来人。
杂工队伍主要由奴隶构成,其中也不乏一些庶民中的健壮男子。
他们完全依赖自己的双腿,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才能抵达壶关。
同行贵人有百来辆车,他们装载贵重物品,光是雇佣的剑客就有五百人。
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高举着朝廷的旗帜,绵延在宽阔的官道上,足有十里之长。
林薇冰一行人刚刚歇息了一夜,还没来得及好好放松,凌晨就被王武催促着再次踏上了前往壶关的路途。
她心中满是郁闷,千辛万苦地逃离了那里,如今却又要被迫回去。
车队启程,在黄尘土道上卷起了厚厚的灰尘。
经过一天的跋涉,林薇冰的内心依旧像迷雾般迷茫,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她迫切地想要找到林秋,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解答。
自从昨日在茶摊匆匆分别后,林薇冰就再也没有见过林秋的身影,这让她的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惑。
队伍拉得太长,她无法接近王武的马车。
傍晚时分,落日西沉,繁花似锦。
官道两侧,青山连绵不绝,绿水环绕着山脉,宛如一幅绚烂的画卷。
一位骑士策着马,沿路高喊:“停止前进!用餐时分到!停止前进,夜宿此地!”
一阵欣喜的欢呼声随之而起。
车队慢慢停下了。
林薇冰与柱子刚下牛车,军士阿峰便靠过来,寸步不离。
她的目光扫过前方的官道两侧,只见零零散散的百姓在那儿摆摊,脸上带着些许怯意,时不时地偷瞄着这支朝廷商队。
林薇冰双眼亮晶晶的看着阿峰,说道:“阿峰,可否逛逛?”
阿峰点头应允。
摆在地上的物品,都是来自山里的特产,以及手工艺品。
林薇冰购买了一些新鲜的食材,打算亲手熬制一些汤品。
她现在这副身体还未发育,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
十点的早餐,林薇冰与众军士吃着同样的干粮,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
阿峰曾提及,往日王将军行军与他们同食,并无差别。
林薇冰对王武的印象原本就不错,此刻更是加深了几分好感。
在这奢华享乐之风盛行的时代,王武作为一位将领,却能保持清醒与自律,不沉溺于逸乐之中,实在难得。
两人之间并无过节,或许她能全身而退。
林薇冰成功借到了一个鼎,她把野猪肉切成薄片,放在灼热的鼎中翻炒使其出油,加入山鸡肉和调料一同翻炒,再倒入适量的水,盖上鼎盖,让鸡肉和野猪肉在锅中焖煮。
肉熟后,她加入新鲜的蘑菇,再撒上葱花作为点缀,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山鸡炖蘑菇便出锅了。
林薇冰盛起一碗,捧到阿峰面前,笑盈盈道:“阿峰,请你品尝。”
阿峰年岁十五,稚嫩俊秀的脸孔,明亮的大眼,一笑两个小酒窝,甚是讨喜。
他望着林薇冰递来的碗,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当年生命乗危,王将军亲手递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犹如生命的甘霖,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灵,救了他的命。自那以后,他便有了安身之所,有了生活的依靠。
他伸出了手,接过那碗,汤一入口,只觉奇香四溢,美味无比,他赞扬道:“此乃人间美味!我从未尝过如此鲜美之汤!”
林薇冰轻叹一声,忧心如焚地道:“唉,不知阿姊现今境况如何?阿弟实在难以心安。”
阿峰沉思片刻,提议道:“或许我可代为送去此汤,以慰阿姊之心?”
林薇冰闻言,心中的大石顿时落地。
既然能送汤,那便意味着林秋此刻平安无事。他收到那汤,也定能明她的心意与消息。
她赶忙盛出一大碗鸡汤,双手递给阿峰,诚恳地道:“那便有劳阿峰了。”
阿峰接过碗,转身给林秋送去。
马车之内,林秋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王武与他共度了一日时光,美其名曰增进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