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片刻,武昔发现原来是早起做早饭的大儿媳秀儿。
见此,武昔走了过去。家中粮食虽然也是上了锁头,但并不像其他农户,粮食被她这婆婆用锁,锁起来,然后每日放多少米都是定量的。
钥匙有三把,全部都放在厅房挂着,一般都是由做饭的大儿媳秀儿管理着。一家人的两餐都是由大儿媳秀儿来做,洗衣服,喂鸡鸭都是这个大儿媳秀儿在做,武昔偶尔会打下下手。
至于二房的富贵,连自己的衣服都是让丫鬟小翠洗,自然不会干这些活。
不过原身也没说什么,因为家中一年的油盐酱醋都是这个二儿媳富贵从家里拿来的。
大儿媳秀儿听到身后有动静,马上回头看去,见是武昔就是开口:“娘,早食让我来就好,娘你再回去休息一会吧!”
武昔摆手说道:“你忙你的,我随便看看。”
说着武昔也不理会大儿媳,在厨房就是转起来。
厨房内有三处用土坎垒砌的灶台,灶台上有一套蒸笼,两口铁锅。旁边放有一口水缸,不远处还堆放了一些柴火。
看到三个灶台武昔心中不由感慨,不愧是村子里数得上的富户。
平常农家,有一口锅和一个土灶就算生活过得去。
大多数人都是在门口随意用几块石头,搭建简易原始的灶台做饭。
看了下厨房,武昔便转到其他几个房间都是看了下,一切既熟悉又陌生。不过这两进院落是真的大,最少有三百多平,加上旁边的菜地少说也占地一亩。
武昔在菜地转一圈。
开春了,菜地的土都被人翻过一遍,菜地和厨房边上还有一口水井,当然,武昔不是从这口水井摔下去的。
菜地的这口水井挖的并不是很深,估摸只有十米不到。
所以一到冬天就会没水,只有春夏多水的季节才会有水。冬天武昔一家要去田间的一口水井取水,洗衣服也是在那口井边。
在菜地往北看去,大概一两里就是村落靠近的大山。
今日吃完早饭,武昔便准备进山里淘宝,她记得小说里好像说女主从山里挖到紫薯,土豆,玉米,人参,三七,松茸,松露.....
咳咳!
简单来说,这座山里要啥有啥,就是一座宝山,不讲道理,啥都能长。
转了一圈的武昔,突然有些不适应这清闲的状态,心中不由感慨一句,真是劳碌命。
回到厨房,此时大儿媳秀儿已是升起炊烟。
今日的早食是小米粥加野菜,萝卜和煮鸡蛋。
小米粥,放到蓝星,那可是养生粥,但到了这些则是穷人每日标配。
看到墙角边架子边上有一块南瓜,武昔将之抱起来放到砧板上。
一旁大儿媳秀儿见后,急忙上前:“娘,还是让我来吧,娘是想吃蒸南瓜么?”
武昔然开位置说道:“将南瓜切成小块放进粥里面煮。记得要将南瓜熬烂了。”
“嗯!”
大儿媳秀儿拿起刀就开始切南瓜,动作很是娴熟。
见大儿媳秀儿忙着切南瓜,武昔便走到灶台搅动锅里的小米粥,顺便加几根柴火。
看到武昔加柴火,正在切南瓜的秀儿马上放下刀说到:“娘,还是让我来吧!”
很快,武昔又被大儿媳秀儿挤到一边去。
见此,武昔走到蒸笼前,打开蒸笼,看到里面只蒸了五个鸡蛋,便是问道:“怎么只有五个鸡蛋?”
大儿媳秀儿闻言有些奇怪的反问道:“娘,不一直是煮五个么,你和小妹一个,三弟一个,富贵一个,大丫,二丫分一个。”
“哦!看我这记性,今天多煮三个吧!”武昔开口说道。
“嗯!我这就去拿。”
大儿媳秀儿走到橱柜,从一个竹篮里多拿出三枚鸡蛋放进蒸笼里。
而武昔则是走出厨房,她算看懂了,这厨房就是大儿媳的小天地。
很快,隔壁院落的公鸡开始打鸣,天色也开始慢慢变亮,家中第三个起身的是富贵身边的丫鬟小翠。
丫鬟小翠睡在外院的杂物间里。
丫鬟小翠见到武昔马上行礼道:“婆婆,今日你起得真早。”
这一声婆婆,差点让武昔破防,原身其实也只有三十六而已,十六岁生下大儿子,十八岁生下二儿子,二十时生了三儿子,二十八九生了最后一个女儿。
三十六岁,放到后世很多女的还没有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