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学士切莫声张。”常遇春打断了宋濂的话。
“郑国公,为何会有这些想法?陛下又为何会同意?太子又为何会参与?”宋濂问道。
“宋大学士,这里面还有别的安排,你拭目以待吧!此时确实不便细说,但宋大学士请放心,此事最终必是利国利民之策。”常遇春说道。
“也罢,既然陛下也知晓,下官也助郑国公一臂之力。下官亲自把这这些文章送过去,让他们刊印。”宋濂说道。
“有劳宋大人了。”常遇春说道。
本该售卖新一刊的日子,但常遇春安排暂停一刊,贴出公告,下一刊起,将有宋濂所写的文章。
这个消息,在儒生的圈子传的飞快,起初大家并不相信。
不过还是有一些儒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等着新一刊。
当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孔希学耳朵里。
新的一刊发售的时候,上午人还是很少,有些抱着试一试态度的儒生买回去后,确认是宋濂所写的文章的之后,应天府的儒生一传十十传百,跑去买民报。
丘元良找到了常遇春,问要不要加印一些,被常遇春否决了。还让丘元良继续按这个量去印。丘元良有点不理解常遇春的思路,也没多问,只是照做。
但确实苦了丘元良,得不停的跟那些前来买民报的儒生解释。丘元良也按照常遇春的安排,透露给这些儒生,周围哪些百姓手里有这一刊的民报,不过只是分批透露,有的透露这些地方有的透露那些地方。。
最终这些百姓手中的民报,在经过这些儒生几番加价后,最高的都卖到了三百多文。
对于这些百姓,听听里面的内容就行了,留着还真没啥意义,卖了就卖了。不过还有一个好处,百姓以后对这民报的内容就更有兴趣了。他们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些读书人会加价买回去。
这一日民报火热的程度,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别的一些书坊也开始注意这个民报了。
再到新一刊发售的日子,一开门,门外就已经聚集了无数儒生。
最终还是惊动了衙役。
衙役本想省事,将丘元良先带回衙门,铺面也先关了,把人都撵走。
人群中出来了一男一女,都还是孩子,身边都还带有护卫。说是孩子吧,那个男孩身高已与成年人无异。
“你们好大的狗胆,光天化日就敢乱抓人!”徐辉祖大声呵斥道。
这一嗓子,乱哄哄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衙役本想发火。见到是徐辉祖后,舔着个笑脸说道:“小人不知道是小公爷在此。”
“掌柜是犯了什么事吗?你们这就要拿人。”徐辉祖问道。
“小人也是怕这么多人万一出个什么乱子,伤着小公爷了。”
“伤着我,就凭这些人?”徐辉祖不屑的说道。
“既然掌柜没犯事,你为何要拿人?”徐辉祖厉声问道。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都是读书人,为何不能斯文一些呢。排好队买不就是了,在这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徐妙云说道。
这群儒生见说话的是个看上去也就十岁左右甚至还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压根不搭理。
“你们几个没听到我妹说什么吗?让这人好好排队,胆敢不排队的一律拿回衙门。”徐辉祖冲着衙役大声吼道。
衙役听到徐辉祖这么一吼,下的一哆嗦,急忙对儒生喊道:“都好好排队,谁要是再敢闹事,一律拿回衙门。”
儒生见衙役突然变了态度,急忙乖乖排队去了。
徐辉祖拿了两份民报,留下一百文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