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勇动风云 > 第11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1)

第11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1)

应天府奉天殿。

杨宪给张庭使了个眼色。张庭心领神会,站了出来说道:“臣御史张庭有事启奏。臣弹劾鄂国公常遇春借禁海之名敲诈勒索苏州商人。”

吕昶寻思着常遇春的奏折里说的是商人捐的啊,昨天他才被朱元璋叫到宫里商议户部接收这些商人捐钱粮的事,这张庭又没看过常遇春的奏折,他怎么知道苏州府的事,常遇春的奏折昨天才送到,张庭今天就弹劾。他抬头望见朱元璋给他使了个眼色,连忙站出来说道:“张大人,堂堂国公岂能因你一个弹劾就被问罪。你可有什么证据?敲诈了多少钱粮?”

“苏州府商人唐博简白银五万两,粮食一万石;苏州府商人苏星火白银十万两,粮食二万石;苏州府商人沈万三白银五十万两,粮食二万石;山西商人曹宏逸白银十万两,粮食一万石;杭州府商人胡承望十万两白银,二万石粮食。”

听到这些数据时,吕昶就明白这是张庭受了什么人指使。吕昶望了望刘伯温,心想这刘伯温也不至于构陷常遇春啊,但他刘伯温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啊,这张庭可是他手下。

这个时候一名宦官来到奉天殿外,大声说道;“启奏陛下,午门外有三名百姓敲击登闻鼓。”

得到朱元璋的应允后,宦官把三名百姓带到了奉天殿。

“草民状告鄂国公,借陛下之名敲诈勒索我家家主陆安澜,家主拿不出那么多钱粮,只得让我三人来应天府敲登闻鼓,还请陛下为我等做主。”前来告御状的三人边说边流泪。

“你三人可知敲击登闻鼓需先杖责五十?”

“草民愿受仗责,恳求陛下为我等做主。”

这个时候张庭又站了出来说道:“臣所弹劾的也正是这件事,还望陛下明察。”

“臣中书左丞杨宪愿替陛下严查此事。”

“将这三人拖出去杖责五十。杨宪、周祯咱命你二人严查此事。”

“臣遵旨。”中书左丞杨宪和刑部尚书周祯异口同声答道。

退朝后,周祯准备在刑部提审那三个告御状的人,但杨宪以三人有伤在身,要求明日再审,周祯也只能听从杨宪的。

第二日早朝,朱元璋大怒。

“好你个杨宪,咱让你查个案子,你拖拖拉拉不审,今儿一早倒是给了咱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杨宪急忙解释道:“臣也是考虑到那三人刚受了杖责,想让他们休息一日再审,未曾料到会被人谋害了。还望陛下恕罪。这定是有贼人夜里趁三人不备谋害了三人。”

“背后中数刀,这么明显的谋害你是当咱看不出来吗?你难道想要告诉咱他们是自杀吗?”

张庭又冒了出来:“臣怀疑是鄂国公所为。昨日臣也曾弹劾鄂国公,恐怕哪天也会遭遇不测,恳请陛下为臣做主。”

刘伯温也急忙站出来说道:“臣愿协助周大人查查此案。”此时的刘伯温心里恐怕是有千万只某神兽奔过。前不久才有个反对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手下,今天又冒出来一个企图构陷常遇春的手下。光是昨天的弹劾,刘伯温也许会有所怀疑,但就凭昨晚那三人离奇被杀,就已经能断定常遇春是被构陷的。常遇春、常森在苏州,蓝玉、常升、常茂又跟着徐达远征,常蓝两家女眷两月前就去了凤阳还没回来,哪来的人在昨夜去谋害那三人。弹劾是否属实,去苏州找到那些商人不就一清二楚了,杀不杀那三人有什么影响吗?

杨宪、胡惟庸、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些人这段时间斗的太厉害,特别是那个杨宪,仗着自己刚被提拔,飞扬跋扈到了极点。“臣兵部尚书吴琳认为直接派人去苏州,找到张大人所说的那几人,一问便知真相是什么了。”

吕昶也坐不住了,这钱粮的事他心里也知道常遇春没有贪污,但他也担心这些商人是被常遇春逼迫,如果真的是自愿捐献的他也正好顺路带回应天府。“臣吕昶愿前往苏州察察此案。”

一旁的李善长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心里也清楚常遇春应该是清白的,也没必要多说什么。本来想说点什么的胡惟庸被李善长拦了下来。

“杨宪咱再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协同周祯、刘伯温、吕昶前往苏州,把这件事调查清楚,若再有失,你知道该怎么办。”

“臣等遵旨。”

下朝之后胡惟庸对李善长窃窃私语道:“刚才大殿之上,我本来准备也请旨去苏州府。”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不觉得这些事都太巧了吗?张庭弹劾,马上就有人敲登闻鼓,说的又是同一件事,而敲登闻鼓的人当天夜里就被杀。你仔细想一想。再说了,直接要金银财宝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