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皇朝对抗、宗门林立的武道世界中。
一尊天人,已经初步拥有了改变天下局势的能力。
有阳顶天震慑。
只要明教不再疯狂扩张、公然挑衅蒙元朝廷的威严,大元皇朝也不会冒着得罪死一名天人强者的风险,打压明教。
不过这也已经是蒙元朝廷方面对于明教容忍的极限了。
明教想要再次扩张。
除非是在蒙元境内公然造反,否则的话,便只能从蒙元境内,向其他皇朝转移目光。
而今的明教,距离杨昭上位,才不过堪堪将近两年时间。
腊月初七,大雪。
昆仑山上,宫阙连天,延绵数十里。
如今的光明顶。
仅是紫白金青四府麾下弟子,已经数万有余,更兼五行旗扩建为五万人手。
汇聚诸多明教教徒的家人之后。
现在的明教总坛,俨然已是一方矗立于昆仑山顶的人间大城。
乾坤殿四府五阁,人来人往。
唯有靠近后山方向的殿宇之中,保留了些许的清静。
悬空云台之上。
小侍女青羊已经出落的极为俏美,正满脸严肃的整理着一摞又一摞的教务、资料、情报等,将之分门别类。
时不时的,小青羊还要恶狠狠的瞪一眼旁边懒散的黛绮丝。
唯有在云台中央。
杨昭穿了一袭飘逸白衫,紧闭双目,在那万丈云海当中,顺着斜风细雨,如老头老太一般,缓缓推动着一套颇为古朴的拳法。
虎扑熊抱、鸟飞雀跃。
捉风捕雷、环山抱月。
远远望去,在杨昭这一套拳法极为古朴简陋。
但真正仔细凝神观察,便能在那简陋拳法当中,寻到万物鸣动之息。
到了最后。
在那茫茫云海中,仿佛真的有龙吟虎啸、海生明月之相冉冉升起。
良久。
杨昭收拳而立,一口吐息贯穿十里云海。
直到此时,黛绮丝方才微微起身,道:“夫君,你这套导引拳法,到底还有多久才能成型啊?”
杨昭缓缓睁眼,道:“导引之术,难如登天,想要真正成型,还早着呢!”
两人所说导引之术,并非江湖之中的养生功、吐纳术。
而是真正传闻中的道家七十二地煞神通之一。
真正的导引术,乃万法之基,运气通血脉、强身除百病,一旦有成,便可牵引人体之精凝练大药,真正铸体有成。
也就是说,这是一门和太阳呼吸法类似的法门,专门用以凝练体质。
而唯一的区别就是。
导引术凝练而成的是后天宝体,太阳呼吸法却是挖掘先天之体异能。
同时,这也是杨昭琢磨导引之术的根本原因。
在杨昭看来,如今的明教看似恢宏兴旺,实则只是虚旺其表、内里不壮。
偌大的明教,百万教众。
但却从始至终,只能靠阳顶天、杨昭、四大法王、五散人等苦苦支撑。
在明教内部当中,始终不见年轻俊杰脱颖而出。
这种情况下。
一门能够凝练后天宝体的导引术,绝对是能够起到大作用的。
同时,这也是杨昭对于自身修行的一种打磨.
第30章 明教的隐患
对于导引术的推演,杨昭并不着急。
至少,在想到限制导引术外泄的方法之前,杨昭即便是已经推演成功,也绝不会将这导引术传出去。
这玩意儿是基础中的基础,最是通俗易懂又效果明显。
若无限制之法,真正得益的反而会是六大皇朝。
不过也快了。
杨昭最近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整个明教百万之众的气运,已经开始渐渐汇聚到了自己身上而来。
等到年关一过,再次召开元夕灯节大会之时。
自己必然能够将明教之中过往他人留下的威望印记尽数扫除,仅余自己一人。
届时,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气运可用,也将足有千万之数。
而千万气运值,足够支撑自己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了。
随手一拂,掸去周身云雾湿气。
杨昭来到云台内侧的软塌之上,将浑身软绵绵的黛绮丝揽入怀中。
继而,杨昭望向了旁边能干的小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