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那我可以叫你婉儿嘛?”我吃吃的看着她。
穆婉儿又被逗笑了,说:“夫君平时不总是这么喊奴家的名字么,你别瞎闹了,你这样子,我看了真有点害怕。”
“夫人,车已经备好了。”福管家小声低着头说。
“那就走吧,先去给夫君换了外出的衣服,我们在外面等着他吧。”穆婉儿说。
这时候,几个丫鬟服侍着我进了屋子,给我换上了崭新的衣服,全都是丝绸的,穿在身上滑溜溜的,十分的舒服自在。我看着几个丫鬟在忙着给我换衣服的时候,偷偷地问其中一个丫鬟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
那丫鬟本来正在给我梳理头发,听到了我问这几个问题,那梳子不小心就掉在了地上,她捡起了梳子,我又问她,我已经明显的可以感觉到他手里拿着的梳子在不停的晃动着,这丫鬟似乎心里已经有些紧张了,她挨不过我继续问,只好说:“少爷的名字我们不敢说。”
“嗯?”我故意显得有些生气,那丫鬟在我耳边小声的说:“少爷的大名叫姜荣,小字文亮。住在大唐的长安城。”
听到她的回答,我震惊了,大唐,长安城?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这是最让人向往的地方了,我心里盘算着,是姜姓,嗯,大唐的凌烟阁二十四位开国功臣里头好像没有这个姓氏,不过这里佣人也不少,似乎也不是个小家子。
我没等丫鬟们把衣服给我穿好,就着急的朝外面走着,急的那些丫鬟跟在我身后手忙脚乱的,来到了门口,马车已经备好了,是一匹棕榈色的马,看起来十分的有威严,婉儿已经在等着了,我抓着婉儿的手坐进了马车里,这车厢不大,不过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相当的豪华了。
我揭开车窗的帘布,看到外面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这里的路很宽,地面上也没什么尘土,很干净,两边的街道都是临街的商铺,马车在路上不快不慢的跑着,从这一条笔直的街道,在宽松的路口又拐到了下一个路口,一点也不堵,只是路上的人有些多,有时候需要让一下行人。
在车上,婉儿告诉我,现在是大唐元和九年,看着她那爱恋的笑意,带着一丝对我失忆的嘲讽,我的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般了,我知道,这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按照历史的节奏,现在已经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了,这可是个军阀混战,充满了危机的时期。
马车停了下来,我们来到了东市,我的个天,这东市果然名不虚传,大的可怕,我一眼都望不到头,光是商铺就一个紧挨着一个,还有摆地摊的,那些骑着马,赶着骡子,牵着骆驼的西域胡商,人流攒动,各类的瓶瓶罐罐,古玩字画,这里的瓷器随便拿一个要是拿到现代社会去,那都是无价之宝啊。
我见路边有长着大胡子的胡商在卖烧饼,就买了几个,大口的吃起来,这烧饼吃起来有些硬,不过个头倒是挺大的,走在路上,我感觉街上走着来自世界各地各种相貌的人,他们大都穿着各自民族的服饰,语言听起来也多种多样,叽里呱啦的,虽然听不懂,可是这种氛围实在是有趣极了。
我陪着婉儿买了一些她喜欢的香料,婉儿拿在手上,她眼神里不停的偷偷看我一下,我实在不解,皱着眉头,说:“我脸上有了脏东西?”
婉儿笑盈盈的说:“夫君脸上干净得很,奴家想知道,你今天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大方了。”
“我变大方了?”我愣愣的望着婉儿。
“嗯。”婉儿点了点头,说:“这香料可贵了呢,以前我都舍不得买。”
我望着婉儿那一脸茫然的表情,心想:“这姜家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我得好好了解一下,不过看着刚才那院子,和这马车的派头,该也不是一个小家小户吧。”
走了一会儿累了,我们找了家茶馆点了一壶茶,要了几份精致的面点,店里的小儿端着一壶咕嘟嘟还冒着白气的茶壶上来了,还配了一些茶杯,我望着那烧得滚烫的壶底,想起来唐朝人喝茶都是直接把茶叶煮开享用的。
煮过的茶叶和茶水都倒进了我的杯子里,我喝了几口,觉得十分的清香,还带点苦味,我又多喝了几口,觉得神清气爽的,喝茶的时候,我看有人还在给汤里加一些胡椒和盐一类的东西。
看起来这唐朝人喝茶就是讲究,我品着茶,优哉游哉的正仔细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好牢牢地记在心里,忽然有人在叫我,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下梦可要醒了。
我生气的抬头一看,是个陌生的面孔,那人穿的也很讲究,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像是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