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席卷全国。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北京的闹市区,潘家园骚动如织,人声鼎沸。一对青年男子,应声入市,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陈正,二十六岁,典型的北方汉子,性格刚正不阿,正直勇敢。他原是京城的一名普通机械工人,庸庸碌碌,平平淡淡。
另一人,蒋诚,二十五岁,眼神狡猾,市侩,贪图小利,口袋里藏着算盘,乍看之下,就是见钱眼开,心思缜密的北平小狐狸。
两人是老同学,从小一起长大,性格迥异,却一直亲如手足。他们在京都混迹多年,看过许多的风景,却只记得一起嬉笑、一起走过的路。
可这两年却为难了他们。陈正的父母同时病倒,家里的积蓄也在医药费中耗得一干二净。再看蒋诚,虽然口袋里藏着算盘,却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陈正和蒋诚两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开始策划一出生死之局。
"咱们真的要干这一出?"蒋诚望着手中破旧的古墓图纸,眼神疑虑,他摇了摇头,"这盗墓,可是犯法的勾当啊!"
陈正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上扬,笑了笑,"老蒋,你就不能想点大事吗?这不是盗墓,是找寻祖国的历史遗产。只是咱们提前了解了下而已。"
"这你倒是说得轻巧,解了什么历史遗产,咱们不就是盗墓么?"蒋诚把图纸递给了陈正,见他淡定的表情,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敬佩。他知道,这明明就是盗墓,却还要用这轻松的话语,让他心安。这就是陈正,一直以来,他的刚直和勇气,总能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陈正接过图纸,一字一句地说道:"别胡思乱想了,盗墓不盗墓的,你我都是为了求生存,求活路。看看这古墓图,你以为镇藏之宝就是那么好拿的?里面有多少危险,你我都不知道。这是条生死线,我不能走,你可以走。”
一时间,屋里静了下来,只剩下窗外的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蒋诚看着陈正坚决的脸庞,心中的怕意,瞬间被一股热血所替代。他挺起胸膛,说道:"陈正,有你一句话,我蒋诚就放心了。我和你一起走,走这条生死线......"
陈正看着蒋诚,瞪大眼睛,问道:"你确定不怕死?"
蒋诚笑了笑,说:"怕什么怕,你陈正在,我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赌一把么,我看好你!"
然而,他们能否取得胜利,还要看神明是否给予他们眷顾。当时还不知道,就在他们决定盗墓的第二天,一个重大的线索,就在他们的眼前摆开了……而这个重大的线索,便是从他们在潘家园一位跳蚤市场的古书摊主那里买来的一本《唐人录》,书中记载了一个唐代王爷的传说。据说他富有极了,嗜好收藏各种稀世宝物,特别是金银珠宝。而他的墓穴,就隐藏在山西阳泉的古墓之中。
陈正和蒋诚看到这则记载,心跳都加快了几拍。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他们曾在潘家园混迹多年,听过无数的古墓传说,但真正有线索的,却是第一次。
“这。。。这不是咱们的机会来了吗?”蒋诚激动地拍着陈正的肩膀,“你看!唐代王爷的宝藏,那是亿万财富啊!”
“别高兴得太早。”陈正淡淡地说道,“咱们现在只有一本古书,还不知道墓穴在哪里,怎么找?”
蒋诚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陈正,你果然是比我聪明。我居然没想到这一点。好吧,我现在去找找看有没有关于古墓的详细线索。”
陈正点了点头,他知道蒋诚在心机上,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如果有人能找到更详细的线索,那一定是他。
然而,当蒋诚满怀希望地离开后,陈正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拿起那本《唐人录》,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本古书的纸张,虽然看上去十分古老,但在扉页的角落里,却隐约可以看到一行小字——“仿制”。
陈正心中一惊,他又翻看了几遍,确信无疑,这本《唐人录》很可能是伪造的。他心中既有些失望,又有些后怕。如果没有发现这个猫腻,他和蒋诚可能就要走向一条死路。
他想了想,决定等蒋诚回来再告诉他这个事实。对于蒋诚来说,这个打击可能会很大,因为他一直太期待这个盗墓行动了。
然而,就在这时,陈正忽然看到了《唐人录》的最后一页。那一页的纸张,比其他的地方都要厚重一些,仿佛有什么东西藏在里面。
他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撕开了那一页,竟然发现了一张古老的地图,地图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