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王目光灼灼,但这并未让玄泽有所退缩。
玄泽也是毫不示弱对上他冰冷的眼神:“臣弟确定,不愿涉足四哥与太子之间的党争。”
“难道六弟竟然心甘情愿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权势和富贵?”
唾手可得?
恐怕未必吧!
先不说太子以东宫之名占据道义上风,底下皇子如果有贸然犯上,说好听点是皇家之间的竞争,说不好听点就是忤逆。
储君储君,虽然还未为人君,但却是有半步人君之姿,君臣名分早已分明。
更不要说太子还得到一众武将支持,这是他最大的倚仗,也是大夏帝国的立国之基!
这承王不是被盛宠蒙住了眼,就是以为玄泽好忽悠。
玄泽深吸一口气。
“四哥,就算我有心参与,但我也只是个小小王爷,没有势力相助,更不可能给你提供助力。”
“我看未必”
承王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
“你不参与,就敢保证你身边的人不参与吗?”
自己身边的人?
难道是静妃,但她在深宫之中,也不可能提供什么援手,历代皇帝都不会让后宫参与到前朝的事。
莫非是四海商行?
难道那个秦总事说的会给自己造势不是开玩笑的,有些动作让承王注意到了?
正在玄泽推测之时,承王也道出了答案。
“那就是南越总兵宋惊石!”
宋惊石,就是玄泽的舅舅。
玄泽没有往他身上想是因为他长期驻扎南越,远离朝堂,各种争端也牵扯不到他身上,并且他生性耿直,不喜朝堂争斗之事,更不可能结党营私。
“舅舅远在南越,常年驻扎外地,从没听说过他有参与朝政之心。”
“此言差矣,六弟可不知前段时间的削兵减俸,宋总兵可是在京都掀起了惊涛骇浪,就算他不想参与,也已经被动卷入了!”
承王话语间也带着点玩味的眼神。
“我听说他的独生子宋凌凡可是在京都遇刺,险些性命不保,你就敢保证他没有怒火,想要报复恶意那些人?”
“对于朝廷党争之事,舅舅参与与否,也不是我无法左右的,至于怎么做,想必他会有自己的考量吧!”
“据我所知,朝廷文武大臣中,可是有不少人都盯着他,想把他囊入麾下,他可是一个变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朝中势力均衡!”
承王的这番话也是让玄泽心里忐忑,看来永泰帝欲重用宋惊石的想法也已经让朝中大臣揣摩到了。
宋惊石文人出身,极重礼仪规矩,有读书人的气节,但又身为武将,驻扎边关,战功显赫,将他归纳入文臣武将行列都有可能。
难怪承王会向玄泽伸出橄榄枝,除了想得到皇子势力支持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笼络宋惊石!
承王一党均为文臣,手里没兵,心里就不踏实,而宋惊石恰好就是个异类,他鄙弃骄兵悍将那一套,而且在前期削兵减俸给了武将们致命一击。
毫无疑问,宋惊石是承王一党最想争取,也最有希望争取到的一名非常攸关的武将。
“而且,据相关消息,宋总兵不日将回京任职!”
承王又抛下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话。
玄泽略微有点惊讶,不是因为听说宋惊石要回京任职,这个他前面早已知道。
最大的惊讶源于承王的消息灵通,这种事情应该只有永泰帝身边的人才事先知道,没想到他的手竟然伸得这么长。
“当然了,我知道宋总兵向来与武将不和,以后在朝堂共事未免会起冲突,其实很多大臣也是对这帮骄兵悍将不满,到时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可以相助一二。”
无事献殷勤,这承王所求无非就是想要多个党争的盟友。
“舅舅的事自然得由他来定夺,要不等他回京后再说吧!”
开玩笑,玄泽当然不可能如此轻率就上承王的贼船,只得作权宜之计。
在两党之间形势不明之际,任何的轻举妄动都可能将自己和身边的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不要说听人言语就轻易入局。
“那就等宋总兵回来再说吧!”
承王也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急于一时,就没有再继续逼着玄泽表态。
“当然,这段时间如果六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玄泽心里笑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