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给他看。
金黄饱满的麦子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做出白胖包子的模样,由不得他不信。
难不成天上的麦格外特殊?
顾青柠老神在在道,“你们既然知道要将粟、黍、粱脱壳后再蒸熟吃;为何不知道将麦脱壳呢?”
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就连霍去病这种没有种过地的富家子弟都知道,“因为粟、黍、粱易脱壳,麦不容易脱壳啊。”
说完,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瞪大眼睛:“麦也能脱壳吗?”
顾青柠:“不然你以为黄色的麦子是怎么变成白色的面食?”总不能发生了化学反应吧?
卫子夫来时正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一时间怔住了。
带回宫中的吃食她吃过,里面就有包子,味道确实很美味,居然是麦子做的!!
卫子夫怀孕后卫家才开始富贵,在此之前卫家不过是平阳府的家奴而已。在没有遇到汉武帝时,卫子夫只是平阳侯府的歌姬。
虽不至于饿肚子,但吃得也并没有多好,麦饭是常吃的一种粮食,那种粗粝的口感吃过一次就很难忘记,何况吃了那么多年。
卫子夫自然是记得麦饭的味道的,正因为记得,听到麦饭可以变成可口美食的时候才会震惊。
若是能将其推广,麦价必定会涨。
而且,麦的产量比粟高,而且麦比粟更好养活。
卫子夫双腿一曲跪了下来,“子夫恳请神女赐福大汉百姓,让大汉百姓今后再无饥饿,天下不会再发生人复相食的惨事——”请神女传授大汉百姓如何将麦脱壳变成白面。
然而话还没说完,就听到神女说:
“不愧是大汉有名的贤后,竟如此怜悯百姓。”
卫子夫呼吸一乱。
“既然如此,这个就给你好了。”说罢,顾青柠递给卫子夫一个红薯。
卫子夫:“???”
卫子夫一脸茫然的接过红薯,刚要开口,就听到:
“此物若是种得好,亩产四十石不是问题,最低也能有个十来石吧。”
红薯盛世可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虽然夸大了红薯的作用,但红薯的出现确实有效降低了灾年出现饥荒的概率。
连灾年都不死人,人口自然急速膨胀。
卫子夫瞪大眼睛看着手里的红薯,忽然觉得手里的红薯有千斤之重。
捧着红薯,卫子夫虔诚一拜,“子夫代天下百姓谢过神女。”
顾青柠耳朵有些热,“不用,你赶紧起来吧,吾不喜别人拜。”
“而且吾只给你们种子,能否种出来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一旁的霍去病眼睛都瞪圆了,那个不是他们常吃的红薯吗??
因为口感甜糯,十分可口,他们一直以为那是天上的特产来着。
天上的特产也能在人间种活吗?
**
这么大的事,卫子夫当然不敢耽搁,她用绢丝把红薯包好,又怕红薯不透气死掉,干脆找来一个陶盆,往陶盆里装好土,把红薯整个放进去。
然后叫来随行的羽林军副首领,将花盆交给他,并且修书一封,命他快马加鞭送回长安给刘彻。
卫子夫叮嘱道:“这是神女赐下的神种,关乎大汉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未来,将军务必要送到陛下手中。”
她不会骑马,马车出行比不上快马加鞭,只能交给随行的侍卫送回。这个副统领是陛下亲自安排的,肯定信得过。
副统领接过陶盆,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夫人放心,属下定会马不停蹄将其毫发无损带回长安献给陛下。”
种在人在,种亡人亡。不对,他亡了,种子也不能亡。
副统领翻身上马,带着队伍里身手最好的两个羽林卫快马赶回长安。
做好这一切,卫子夫提起的心才落回了肚子,转头却发现霍去病拿着一把匕首在切红薯。
卫子夫被吓得差点昏过去,声音都变了调,“去病!你在做什么?你手里拿的什么?”
红薯她刚才不是已经交给副首领带回长安了吗?怎么会在去病手里?
霍去病头也不抬道:“是红薯,神女给我的。我问了祂怎么种,祂说祂也没种过,只是偶然见别的神仙种过,说是要洗干净后切成块……”
卫子夫看着被他切成大小不一的红薯块,顿时心如刀绞,“那也不能这么切,切坏了就浪费了。”
“给姨母,姨母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