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总部同意二分区做生意的电报后,李云龙、赵刚、邢志国三人开始研究起来,看看这门生意怎么做,生产烟叶容易,发动一些老乡去种,各个根据地收集都是烟叶的来源,但是我军缺少制作烟卷的机器,纯手工制作肯定效率低下,供不上大规模的买卖。
老李他们几个经过商量以后决定,想办法搞到小型卷烟机和卷烟纸,大型机器不好运输,而且需要用电,根据点暂时还没有这个条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从鬼子汉奸那里找,老李让狼牙小队的战士们去找这种渠道,看看哪里能够搞到。同时也在根据地内部收集烟草,准备建厂。
老李同时也在发动战士和群众手工制作烟卷,毕竟只是效率慢一些,正好也缺少纸张,所以先生产着。
老李通过狼牙小队的消息,联系到一位在周围县城的商人,他本人是有爱国之心的,老李托人带话给他,希望能让他帮忙售卖这种香烟,那个人也很快同意了,只是希望私下里见老李一面,老李同意了。
老李不顾赵刚和邢志国的反对,经过乔装打扮,在狼牙小队的安排下来到县城,和那位商人见了面。
“久仰周老板大名,听说周老板生意做的挺大,我想和你合作。”
“李老板客气了,对于李老板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你是咱们中国人里的这个(竖起大拇指)。”
接着老李和他谈了起来,这个周老板看到李云龙敢亲自来见自己他也安下心来,对于李云龙在这附近一带的威名,他可是早就有所耳闻,而且对于抗日的事情他也乐意去做,而且这也就是做做生意。
很快两个人谈妥了,这个周老板看到老李带来的样品后,也很吃惊,毕竟一根烟好坏一问就能知道,他也相信这种香烟能够畅销。
接着两个人商量这个香烟的名字,老李灵机一动,说就叫飞马牌香烟。老李接着跟这个周老板说自己手上没有制作香烟的工具,特别是卷烟机和卷烟纸,问问他哪里能够搞到这些东西。
谁知道对面的周老板乐了,随即他开口说道:
“哈哈,李老板,这事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之前就开过烟卷作坊,当时由于兵荒马乱的,没有合适的工人,后来这个作坊就作废了,里边的东西就在我的库房里,你们要是需要,尽管拿走。”
李云龙没有想到这次居然有意外之喜,本来打算向鬼子“化缘”不过根据狼牙小队的情报,这种生产香烟的设备和原材料鬼子那里也没有,鬼子那里大多数是军需物资,即使有也在那种大城市,弄到手也运不来。老李也在为这件事发愁,他在想实在不行就让总部想办法,没想到对面的人有。
“那真是巧了,不瞒你说周老板,我这一段日子正为这件事发愁呢,既然你有,那就都给我吧,我想办法运走,至于价钱就从咱们的生意里扣,你看怎么样?
“好,李老板真是快人快语,咱们一言为定。”随即两人握手离开。
老李率先出城,他在出城前让周老板把卷烟机和卷烟纸运出城,毕竟这不是什么军事物资,鬼子看管的不是那么严,老李等在城外,和这些东西一起返回根据地。
回到根据地后老李迅速把这些东西送到烟卷厂,这次周老板给的东西很全,而且这些设备操作起来很容易,老李的这个烟卷厂产量也逐渐变大,当然也没有放弃手工卷烟,毕竟机器还少。
几天后,第一批飞马牌香烟制作出来了,李云龙通过地下党把这些香烟交给了周老板,周老板组织人手在县城卖货,结果销量是出乎意料的好。半个月时间就把二分区这一段时间制作的香烟几乎消耗殆尽。
周老板托人告诉李云龙,现在他们的飞马牌香烟很畅销,几乎是一上货就卖没了,很多买家都在催货,让李云龙加大供货量,这让老李很是得意。
“瞧瞧,咱老李还是做买卖的料,要是鬼子不来,老子一定是个大老板。”
李云龙得意的对着身边的赵刚和邢志国二人得瑟。赵刚和邢志国两人对老李的这副做派,也习以为常了。
“老李,要是这样搞下去,咱们这个烟卷厂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啊,其他根据地想了那么多办法,就咱们二分区这个烟卷厂成功了,这可以说是咱们二分区对全国抗日的贡献呀。”邢志国很是兴奋,毕竟也不用他出力,白得的功劳也有他一份。
“可是老李,周老板让咱们加大供货量,就是咱们怎么去扩大产量呢?就是让战士们和群众加班加点,换班干提升产量也不大呀。”赵刚明显比邢志国理智一些,他在考虑这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