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峰峦嶂叠处,满目苍翠间,一座古朴的道观若隐若现。道观里,一位道骨仙风的老道士与一个十几岁的清秀少年相对而坐,正谈论着什么。这少年正是匆忙赶来征求师父意见的石纪轩,而那道长正是他极为敬重的师父。
听完石纪轩的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师父轻轻的叹了口气,很认真的对石纪轩说:“纪轩,说实话,你在围棋上的天赋远胜与我,是个极难得的天才。想当年,我跟着师父苦学了二三十年围棋才达到现在的水平,并且一直以来再没多大进步了,你却只不过用了十年出头的时间就赶上为师,并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你不应该就此埋没。金麟本非池中物,我又岂能阻挡你?何况这也是完成师祖当年心愿的一个大好机会。只是,你既然要走出去了,有些事,我必须告诉你,有些东西,我必须提前交给你,有些忠告,我也不得不提醒你了。”说到这里,老道长一脸的感慨。
石纪轩见状,连忙恭恭敬敬的站起来说:“纪轩恭听师父教诲!”
老道长挥手示意石纪轩坐下,这才悠悠的说道:“你不是一直好奇我给你的那些棋谱是谁留下来的吗?我告诉你,那是师祖留下的。你可知道我们师祖是谁?”说到这里,老道长一字一顿的说:“我们师祖就是三百多年前极负盛名的棋圣范西屏!”
石纪轩并不知道范西屏是何许人,他只有小时候跟着师父学了些东西,离开师父后,就没接触过什么新知识了。平时在家他除了做些家务事之外,就是钻研棋艺、和小朋友们下棋;来看师父时,除了向师父汇报一下练功的进度和碰到的疑问、让师父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之外,也就是和师父下下围棋、探讨棋艺了。后来师父也说过他,要他自己多学些知识。他一门心思下围棋,哪有功夫去学什么知识?只不过是在空闲时把小伙伴们的小学、中学课本拿来看了看,多少知道了一些历史、地理常识罢了。而中学的历史课本里面,又岂会介绍范西屏?
道长估计他也不会知道范西屏,于是简单给他介绍了一下范西屏的事迹、生平,指出了当时和范西屏同时代的棋手中,除了同样被尊为棋圣的施定庵之外,其他人要和他下棋,基本上都是要被让两子以上的,并且,范、施二人一同被称为中国古棋的巅峰,无人能比。
介绍完这些情况后,道长才又说道:“师祖晚年后隐居了,因此世人皆不知所终。其实,师祖是碰上了一个精通养生之术的道门中人,因那人也极度痴迷围棋,和师祖成了知交,两人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终于让师祖学到了许多养生法门。后来,师祖又广交同道,博采众长,终于自成一派,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养生法门及道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我教给你治病的吐纳法。”
“再后来,师祖在四处云游之际无意中来到了现在这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郊野岭,师祖却看出了此地风水绝佳,为天地灵气所钟,久居于此,必定能有助养生,延年益寿,于是在此建造了这座道观,并收了几个弟子门人以传衣钵,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我也是第五代传人了。当年,我无意中碰上你父母抱着你出外求医,见到你根骨绝佳,虽在病中也是颇有神韵,不忍心看着你夭拆,于是收下了你,如今一晃都十几年过去了,你也长这么大了。唉,真是光阴似箭呀!”
石纪轩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师门原来竟有这么光辉的来历,心中想象着范西屏当年笑傲棋坛的英姿,一时不觉呆了。师父似乎也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师徒二人对坐半天也不自知。
良久之后,老道长才回过神来,继续对石纪轩进行历史教育:
“师祖当年的棋艺本来就已经冠绝天下了,可后来精通养生之道并能自成一家后,对天地至理又有了新的领悟,棋艺又再有飞跃,只怕当年和他齐名的施定庵也早已不是他的对手了。只可惜当时施先生早已仙逝,师祖在世上却再也找不到对手了!自然也就无法验证他那些新领悟的棋艺了。于是,师祖一心教导弟子,只盼在众弟子之中能培养出一两个可以与他抗衡的对手来。不想众弟子因天资有限,多年之后依然无人是他三子之敌。”
“师祖颇为失望,只是在道观里潜心钻研养生之道,直到一百八十多岁才仙逝坐化。临终时,师祖留下遗言:以后本门弟子,要么不学围棋,若是学了围棋,在达不到较高水平之前,一律不许进入本门核心。同时又要求继承衣钵者必须会下围棋,把他的绝世棋艺传承下去,最好在有机会时将它发扬光大。”
“本门传到为师上一代时,因为时逢乱世,世界很不太平,偏偏本门选择弟子的要求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