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周朝历代君主和大事件

周朝历代君主和大事件

号为夷王。

11、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77-公元前841)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12、周宣王姬静(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史称“宣王中兴”。

13、周幽王姬宫湦(公元前781-公元前771)周幽王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这就是有名的"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东周

14、周携王姬余臣(公元前771-公元前750)周幽王被杀后,北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姬余臣为新的周王,以惠邑为王都,以辛未年(公元前770)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西周末王周幽王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以幽王朝廷势力为一方,申后之父西申侯势力为另一方的政治斗争数年后転为战争,西申侯联合缯国等诸侯和犬戎,与王军战,幽王败死,西周灭亡,西申侯等诸侯共尊宜臼为周王,即周平王,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周二王并立,相持若干年后,晋文侯杀携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

15、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公元前720)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是为平王。

周平王东迁洛邑,传了23代王,至赧王亡,史称东周,虽长达500多年,但王权旁落,虚有其名,实权全在势力强大的诸侯手上,不过,即使周天子再不像西周时名实相符,却仍算是共主,得到有权势的大诸侯表面尊重,在这500多年的东周,根据政局变化,又细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

16、周桓王姬林(公元前719-公元前697)姬林在位期间,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

周桓王即位之后,为了压制郑庄公的权利,周郑交恶,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姬林左肩,周天子的权威于是荡然无存。

17、周庄王姬佗(公元前696-公元前682)姬佗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遵照桓王临终时的嘱咐,策划要杀掉姬佗,改立姬克为国君,辛伯劝阻他说:“嫡庶有别,废嫡立庶,这是内乱的根源阿!”周公黑肩不听,于是,辛伯将这一阴谋报告了姬佗,姬佗就立即捕杀了周公黑肩,姬克见事情败露,逃奔燕国,这件事史称“王子克之乱”。

18、周厘王姬胡齐(公元前681-公元前677)他是周庄王姬佗的长子,但是姬佗并不喜欢姬胡齐,而是喜欢姚姬生的小儿子姬颓,姬胡齐能继位是因为他是长子,姬胡齐死后,弟弟王子颓(姬颓)就犯上作乱,之后被郑厉公平定。

19、周惠王姬阆(公元前676-公元前652)周惠王在前676年继位后,占用为国的园圃饲养野兽,为国的人民不满,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乱,立王子颓为周天子,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南),郑厉公在栎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与虢国攻入周朝,协助平定“子颓之乱”,惠王复辟,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东的地方,虢国也获赐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