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 1 人旁有铜铃。这两人生前或为墓主御用饲养犬马人员。
这三种埋葬都同墓主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埋葬的目的也较为明显,即为墓主死后服务,所以他们都是人殉。
墓坑填土之中发掘出 34 颗人头骨,分别位于不同层面,大体上下直立放置,面朝中央。位于大墓偏南 53 米、偏东 7 米处,共挖有 4 排17 座的排葬坑。这些坑中的埋葬情况彼此类似,所出土人骨皆无头,俯身,而且没有随葬品。排葬坑南边分布有大小、深浅不一的散葬坑。坑内埋葬的人与排葬坑情况相似,均是被斩首且俯身而埋。显然,这些死者都是用以祭祀墓主的人牲。
安阳洹南后冈是商代贵族的另一处墓地所在。其中 1 座被盗掘过几次的大墓,中心腰坑的殉人骨已被搅乱,墓室内有 28 颗人头骨,有的还带着几节脊椎骨,有的没有了下颚,有的还带着血迹。这些被杀殉的人,都是奉献给墓主享用的人牲。刽子手将他们的脑袋砍下后,血淋淋地投进了墓中,而将肢体胡乱掷进了南墓道,或者直接打进夯土之中。
这些零乱的人骨有 148 块,但究竟是多少人留下的骨头,已无法得知。专家估计至少也有几十人。
大墓之外,还发现 5 座小墓,但多被盗毁,只有一座小墓保护情况较好,其南壁和西壁的下边,各发现有 1 具人殉或人牲。1 具似无头颅,1 具似为童骨。
后冈还发掘出一座圆坑墓。上下两层,共发现人骨 54 具,其中全躯 35 具,头颅已腐朽的躯骨 3 具,无头肢体 1 具,头颅 15 颗。经鉴定,大多为青年男性,年龄在十四五到十八九岁之间,还有 5 个是儿童,两个是 3~6 岁的幼儿。这些人骨架或者俯身跪扑,或者仰身跪卧,或者双手抱头,或者双臂被绑。有的前额还有刀痕,显然都是作为人殉被杀死后埋葬在里面的。
1976 年春,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武官村北地王陵区又发现了 250 多座祭祀坑,其中 191 座得以发掘,坑中被屠杀的骨架计有 1178 具。
商王朝不但在奴隶主贵族死后使用人祭、人殉,在进行大型建筑施工时也使用大量的人牲、人殉。我们以洹南小屯商代后期都城和宫殿遗址为例加以说明。
小屯北地靠着洹河的 53 座大型建筑基址,由北向南,可分为甲、乙、丙三组。北面甲组 15 座基址,是商王寝殿;中间乙组 21 座基址,是商王宫殿;南面丙组 17 座基址,是商王祭祀场所。中间宫殿的营建,按照步骤需要举行四种祭祀仪式。
第一种仪式叫奠基:就是在基坑挖成后,未打夯之前,在基坑底下,再挖一个小坑,里面埋一只狗或一个小孩。21 座基址中,有 7 座举行了奠基仪式,挖了 13 个小坑,共用狗 15 只,用儿童 4 个。
第二种仪式叫置础:就是当基址打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在打好基础竖立柱子之前,在基址上挖一个小坑,里面埋葬狗、牛、羊三牲。有 3 座基址举行了置础仪式,挖了 19 个坑,共用 98 条狗、40 头牛、107 只羊,还用了 2 个人牲。
第三种仪式叫安门:就是在大门内外、左右两侧埋葬人、兽,以求得神灵保佑。有 5 座基址举行了安门仪式,挖了 30 个坑,共用 4 只狗和 50 个人牲。
第四种仪式叫落成:当建筑完成后,还要在建筑物的前面埋葬车、马、人、兽。有 1 座基址举行了落成仪式,在残留的遗址中发现了 127个坑,共用 5 辆车、10 匹马、5 只羊、12 条狗和 585 人。专家估测,如果把坑全部复原,用人应该是 833 个。
南面的丙组基址是商王祭祀天地祖先之处。他们以中部大型基址为中心,在上面举行人头祭、牲畜祭以及烧牲祭等;其中 9 座基址挖有 25 个坑,用了 62 只羊、74 条狗和 97 人。
这些用作祭祀的人牲,儿童保留了全躯,成人一律斩首,斩首后的人骨,俯身趴在地上,头、颈完全脱落。有的还留有下颚,有的脊椎骨上还连着腭骨和颈骨。仰身躺在地面的,头部被砍去上面一部分,下半部分还连在颈上。被砍的地方,有的是在鼻部,有的是在眉际,砍痕清晰可辨,类似的发现,在殷墟中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说明。
事实上,除了殷墟之外,在商王朝统辖范围的其他地方,也发现有不少的人牲、人殉现象。如河南辉县琉璃阁的商代墓葬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