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在城阳县的茶馆,名为“冷仙”。
她信守承诺:
开业前三天,八仙村村民凭户籍,可到“冷仙”免费饮茶;
全场茶水,无论贵贱,免费畅饮;
每桌第一碟茶点免费、第二碟半价、第三碟八折。
有任意消费的顾客,还能将中意的茶水免费打包;
哪怕只买了一文钱的瓜子花生,也能打包数十种茶水。
淳安没有规定打包的品种数量;
不过大部分村民还是懂规矩的,只打包一份意思一下;
只有一人,连喝带拿;
恨不得把店内数十种茶水各打包一桶,把家里明年过年的茶都预备上了。
淳安觉得那人眼熟,定睛一看,原来是李老板——
就是当初买荷叶时,说她“乡下野丫头不识货”“一脸克夫相”“看着就没男人要”的药材铺老板。
“哟,这不是李老板么?
“怎么,您那十文钱一两的‘好荷叶’喝腻了;
“来喝我们这‘没男人要的乡下野丫头’卖的粗茶?
“松桃,怎么这么没眼力见?
“像李老板这种贵客,极北云岫和敬亭绿雪怎么配得上?
“多拿几桶荷叶茶——哎要好的啊!——
“李老板的荷叶,那可是出了名的金贵!
“拿枯荷叶子、烂荷叶子、破荷叶子打发人家,我可不依!”淳安笑着吩咐道。
松桃是光禄寺给的那四个侍婢里,最机灵的一个。
上回伏老爹来找事,她没少帮淳安。
淳安让她贴身伺候,不用干脏活、粗活和累活;
月例也是另外三个侍婢的一倍。
对于淳安的吩咐,松桃“心领神会”。
她去茶房打了招呼,让茶工特地挑了枯的、烂的、破的荷叶;
泡好茶装桶打包给李老板。
茶工们初来乍到,见到老板的贴身大婢,哪有不奉承的?
一听说这李老板得罪过自家老板,忙不迭地骂了李老板几声;
有一名茶工还想往李老板的茶里吐口水,被松桃制止了。
“县君没有吩咐这么做,不要多事。
“听县君安排。”
李老板眼睁睁看见自己挑的几十种好茶被收走、换成了荷叶茶,心痛不已。
可他连喝带拿,还拿这么多,早已惹人议论。
他在八仙村也算是个小有脸面的人,为了点茶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不划算。
他假装道谢;
出了“冷仙”的门不久,便把那几桶荷叶茶尽数扔了。
走了几步又觉得不划算,又回头将茶倒掉,单把几个桶拿回家了。
这几天,淳安挨桌亲自招待着客人们;
恍惚间,她仿佛看到那个身着葱绿衣服的公子。
可一眨眼,又不见了。
淳安只当自己这几天开业累着了,眼睛看花了。
早在八仙村时,淳安就注意收购元心提到过的那十几种齐国贡茶的种子;
并且只收最劣等的种子,因为便宜;
毕竟,她可以“点石成金”;
最差的种子到了她伏淳安的手里和地里,也可以种出最优质的茶叶。
有了种子,她大量种植贡茶的品种,并且在“冷仙”主推;
推得最好的,当然还是“敬亭绿雪”。
成亲时三天流水席的茶水,花了淳安大量的钱;
“冷仙”的租金、装修和开业准备,花了淳安大量的钱;
开业前三天让八仙村村民免费畅饮,花了淳安大量的钱;
在县里买房加装修,也花了淳安大量的钱。
淳安在八仙村卖茶、做生意包括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赏钱;
七七八八,花得差不多了。
这第三天,已经少有村民过来了。
毕竟喝茶不是吃饭,从八仙村到城阳县,又有一段路程;
前两天肯放下地里的活赶来捧场,已经算很够意思了。
快打烊的时候,才有一名头发遮住半边脸、浑身脏兮兮的姑娘;
在门口怯生生地问道:
“老板,听说有八仙村的户籍;
“就能免费喝茶、吃点心,是吗?”
淳安刚想开口,有一名丫鬟便捏了鼻子往外赶人:
“去去去!哪来的乞丐!身上臭死了!
“我们县君开的是高档茶馆,岂容你这种人来蹭吃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