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姑娘,可不敢胡说!
“这样吧!你的糯米我还是有多少收多少;
“价格你定,别太离谱,我都认了。”老板这下总算相信淳安知道他的老底;
他本想多问几句,探探她的虚实;
可她身后的安芭,人高马大,不怒自威;
只需淡淡看老板一眼,就能让他闭嘴。
老板索性让淳安自己报个价,赶紧卖完赶紧走;
就当是封口费了。
“好说。盛惠二十五文钱一斤。
“我共有桂花糯一千一百九十斤,一共二万九千七百五十钱;
“即二十九两七钱银子余五十文钱;
“如果要我给你送货上门,一共三十两银子;
“若你自取,我给你抹零,二十九两。
“如何?”淳安笑眯眯道。
她原本只想卖十八文一斤;
既然老板不老实,她也放心“狮子大开口”了。
“二十五文钱?姑娘,您可真敢……”老板还没说完,淳安就往门口一站,大声喊着,“粮店老板去年冬天……”
老板连忙捂住她的嘴,胳膊却被安芭拉住。
“疼疼疼……壮士……
“轻点……我疼……”老板疼得声音都变了。
淳安示意安芭放开老板,老板这才捡回一条命。
他再也不敢耍心眼子,老老实实同意了淳安的报价;
并且选择了“送货上门”。
淳安怎么会亲自给他送呢?
当然是用“神运鬼输”;
在天刚亮、街上还没人时,就将桂花糯运到了老板门口。
“伏姑娘,你报的那价格我也同意了,我那些事……”老板讨好道。
“老板有什么事吗?我怎么会知道呢?”淳安自然“懂规矩”。
她漫天要价,对方接受了;
她就不会继续为难。
至此,加上先前十斤试卖的桂花糯;
淳安靠卖桂花糯,一共赚了三十两一钱银子余二十文钱;
离任务规定的一百两银子,还差六十九两八钱银子余八十文钱。
回到八仙村,淳安依旧种茶、收茶、烹茶、卖茶;
有了安芭,再也没人敢找淳安的麻烦了。
同时,淳安发现,贵一些的茶,其实比她预料得好卖。
她不知道,其实是薛湛,暗地里帮她做了宣传。
每每有人到薛家作客,无论客人身份高低,他都拿出淳安送的茶叶招待;
如果客人爱喝,他便说是“村里伏家的小女儿种的茶”;
若客人觉得一般,他便一笑置之,不再说是淳安的茶。
有的爱喝的客人,甚至会特地找到淳安;
买了茶叶带走,或自家喝、或送人。
给茶叶定价让淳安有点犯难。
她想起药铺里的荷叶,一两就要十文钱;
那么她的上等茶叶,是不是可以比荷叶再贵一些?
她给敬亭绿雪、庐山云雾等名茶的定价是,一两十八文钱。
即使如此,买的人还是趋之若鹜。
不过淳安还是以“卖茶水”为主。
淳安照旧推着小车在地里卖茶,将凉爽带给辛勤劳作的村民。
最近她觉得,拿茶碗卖茶,很不方便;
为了回收茶碗,她得等客人当场把茶喝完、把茶碗给她;
而很多客人想留着慢慢喝、买了给家人喝;
又或者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喝,就很不方便。
如果能有便宜、好拿、送给客人也不心疼的茶具就好了……
可惜这个时代又没有一次性杯子,或者塑料杯……
淳安突然想到了做竹筒饭用的竹筒。
她回到家,果然在仓库找到一堆还没劈的竹子。
她让安芭按茶杯的大小、从竹节处将竹子劈好。
淳安亲自试了一下,竹筒装水不漏;
哪怕是滚开的水,直接倒进去也不会把竹筒烫坏。
由于换了竹筒做的杯子,加上天气越来越炎热;
淳安的茶每种涨了一文钱。
村民们略有抱怨,可谁让淳安的茶又解渴、又凉快?
毕竟,八仙村虽然不穷,但有冰窖的人家屈指可数;
大部分村民想在大夏天喝冰镇过的茶水,就只能向淳安买。
再者,淳安的茶叶确实好喝,品种又多;
很多村民从出生就没出过八仙村,或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