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宣传曲的制作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但他们已经把《紫禁城》当作自己的孩子,希望在播出时让更多的人看到。
纪录片这个题材天然的受众很少,这是一个典型的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类型片。
很多耗费巨大经费和人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播放量远远不及一部粗制滥造的狗血爱情剧。
宣传曲作为最直接提升纪录片播放量的手段,《紫禁城》制作组所有人都无比地重视。
“有很多艺人已经联系到电视台了,可以无偿为《紫禁城》献唱宣传曲,只要等我们确定宣传曲,马上就可以录歌。”
众人沉默。
宣传曲到现在都没有确定下来,是有原因的。
台里的某位领导为了表示对制作组的“关心”,花了大价钱买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只有旋律,让制作组找人填词。当然,走的是制作组的帐。
领导告诉陈志德:“这段曲子可是我托人找关系,才求来的。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你可要把词填好了,不要浪费。”
后来陈志德查了一下作曲人的信息,是一个没有名气,没有作品的野生作曲人,关键是作曲人还跟领导一个姓,你说巧不巧。
本就经费紧张的制作组更加雪上加霜,制作组省吃俭用才堪堪把所有镜头拍完。
现在艺人演唱的经费可以省下来,但是没有钱去请好的作词人了。
一开始有很多作词人表示愿意为宣传曲作词,但是一听到曲子很普通,都拒绝了。
到目前为止,只有5名作词人发来了录音样带。
“都一起听听吧,小李,把几首宣传曲都放一下。”
陈志德对坐在会议桌末位的小李吩咐道。
小李经过一晚的休息,比昨天要精神多了。
昨天他回去之后没再听《追梦赤子心》,劲儿太大了,啥时候坚持不住的时候,再拿出来听听。
他按吩咐把几首宣传曲都播放了一遍。
播放完,陈志德说道:“都说说看法吧。”
众人沉默。
有什么看法,作词,作曲有一个瘸腿的都不行。
现在作曲把作词这条腿也给拐瘸了。
其中有一人开口说道:“要我说,随便选一首得了,反正咱们的《紫禁城》本身制作优良,不怕观众不买帐。”
“那怎么行!虽然我对内容本身有信心,但是我对纪录片没有信心,这个类型太凉了,没有宣传曲根本不行。”
“对,一定要对宣传曲上心,不然对不起大家两年半来的辛苦。为了拍好《紫禁城》,大家有多少个夜晚挑灯夜读查资料;为了片中几秒钟的镜头,很多都要进行整整一年的延时拍摄;老赵有的时候为了一手素材,一蹲点都吃喝不顾;还有蔡姐,这两年半起码跑了50个外景,一年都在家呆不了几天……”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紫禁城》的拍摄太辛苦,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必须要选好宣传曲!
陈志德作为导演,对《紫禁城》的感情只会比其他人更深,他说道:
“片子下个月就要播放了,宣传曲必须在8月1号之前出来,谁会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作出完美契合《紫禁城》的歌词,况且咱们也没有经费了。”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虽然不想承认,但现实就是现实。
而且领导规定好了作曲,词必须填的足够惊艳,现在上哪去找这么一号作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