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大大小小的洞穴,估计位置最低的距离我们站的谷底有十几米,最高的崖洞怕是接近上百米了。
现场观察的悬棺群比昨晚碰头时几个人空洞的介绍要直观得多,身处在黑压压直耸的悬崖下会带给人一种渐渐强烈的压迫感,让人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低矮渺小的感觉,不知道古人高高悬起棺材是不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敬畏。
张教授和高童这些考古学者虽然都没有亲身参与过悬棺的发掘,却对悬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众人借着休息的片刻,你一句我一句地讲起了一些悬棺的常识,算是侧面给我们几个人补上了一课。悬棺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十分广泛,最著名的有两处,一处在福建的武夷山区,另一处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各地悬棺的年代和采取的葬制又是大相径庭,福建的采用船形棺,年代可以追溯到春秋前期,四川僰人却是在整木中挖出的长方形棺,元明时期的占了大多数。
反正在我这样的外行听起来,就是几处悬棺互不相干,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样一种丧葬形式,却你讲你的规矩,我有我的章法,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这种悬棺出现在古代,一定消耗巨大,必然是贵族的消费,没穷人什么事儿。
!!